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两中心”暖心便捷服务 “一站式”巧解百万纠纷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4日电 (张文华 方艺灵)近日,平和法院金融巡回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涉案金额达12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在法官及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当事人通过“专业第三方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达成一致协议,当即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可申请执行力。

  2020年4月,蔡某夫妇因生产经营需要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和县支行贷款120万元。之后,因受疫情和农业收入减少等影响,蔡某夫妇违约拖欠该银行借款本金120万元,截至2023年4月26日的利息是16837.24元。2023年5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和县支行向县银行业调解中心和县法院金融纠纷诉调对接中心(简称“两中心”)申请诉前调解,要求被申请人即蔡某夫妇按照金融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借款本金和利息。

  “两中心”工作人员接案当日,立即启动“立案+调解+速裁”工作链条,调解员郑素玲开启线上调解功能,与欠款当事人进行沟通,当事人因资金周转困难显得相对被动。调解员郑素玲与法院特邀调解员罗凤娥商量后,认为可运用“安慰+鼓励+支持”的暖心调解法,便通过电话微信合力耐心、用心对当事人蔡某夫妇进行答疑解惑,对该夫妇遇到的困境进行心理疏导,并对恢复生产经营的信心进行精神鼓励,以及对“减、缓、延、转”救助渠道进行法律政策释明,同时详细告知诉前调解可以节约诉讼费、交通费等费用。

  终于,蔡某夫妇按照约定时间准时到“两中心”,欣然接受“专业第三方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协商处理。最终,120多万的借款本息当天达成一致协议,当即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可申请执行力。

  平和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提升便民、专业、高效的金融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动金融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取得结案率高、耗时少、成本低、零信访投诉的良好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