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日电(卫翔)“后悔”是“帮信罪”涉案人口中最常提到的两个字。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卖银行卡赚“小费”,利用闲置银行卡或账号赚“大钱”,这些行为都极有可能会引来警察的调查,稍不注意,就会走向犯罪的深渊。
一起来看看涉及“帮信罪”罪犯的现身说法——
年仅20岁的林发(化名),在一次的小范围聚餐后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次聚餐,他认识了一个穿着名牌、开着小车、一副阔绰派头的邓凯(化名),邓凯对他说:“赚钱很简单啦!要开动脑筋,不能跟过去一样拿死工资,那是被剥削劳动力。要有互联网思维,不要为钱工作,要让钱为我们工作。盘活你的资源,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
邓凯的一番说辞,让林发听得云里雾里,佩服不已。“现在我手上就有一个赚钱的门路,你只要把银行卡借给我用,每张卡每个月可以拿到300到500元租金。很多人的卡都排队等着给我,我看你刚刚出社会需要用钱,我就先照顾你,但是要抓紧,迟了我就不要了。”林发对邓凯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了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发财机会,赶紧把银行卡借给邓凯。两个多月后,东窗事发,林发被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我以前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把银行卡借给不法分子转移赃款,最终构成了‘帮信罪’。”林发在剖析自己犯罪根源时说,“我为了几百元的酬劳将银行卡借给别人,结果非法所得被没收掉,被罚款一万元,还要坐牢一年多,真是得不偿失。”
“帮”来的钱意味着,犯罪分子已经顺利实施了诈骗犯罪,其中钱财,有的是用来给老人看病的,有的是给孩子上学的……在深刻认识犯罪后果后,林发十分后悔,“我的犯罪给受害人带来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我在这里真心向他们说声对不起!”他在忏悔中说道:“我要奉劝那些整天想着靠投机取巧、违法犯罪来发财的人,尽早收起坏心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要以我为戒,明白幸福要靠自己奋斗得来。”
民警提醒: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每个公民都应该学法、知法、用法,认清“帮信罪”的真面目,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成为犯罪分子帮凶,积极举报“帮信罪”犯罪行为,让犯罪分子无处隐藏,共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