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推进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现场会在福州市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主持会议,外交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等12家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负责人,江苏、安徽、江西、新疆等省市发改委负责人参加会议。我省相关厅局和地市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福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和布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依托独特的历史、地缘、人文等优势,深入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丝路海运”、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丝路投资”、“丝路贸易”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成效明显,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福建担当作为。

会议强调,福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委指导下,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推动“丝路海运”走深走实,构建“大通道”,扎实开展外资招商活动,拓展“产业群”,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用好“大平台”,以侨为桥、以侨引外,打好“侨乡牌”,积极推进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
会议指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福建核心区建设夯实基础、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要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要严格对照任务清单,着力加强闭环式管理;要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品牌性平台载体;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瓶颈制约;要强化协同协作,着力增强推进核心区建设的工作合力。
省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核心区建设有关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就我省提请国家支持事项做了回应,新疆、江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我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介绍了典型经验做法。会前,全体会议代表赴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国家菌草研究中心、中印尼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现场观摩了核心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据了解,福建在全国率先编制公布省级“一带一路”建设方案,先后提出建设“丝路海运”海丝中央法务区、“两国双园”等标志性工程。“丝路海运”联盟成员单位达304家,命名航线100条,通达43个国家和地区的117座港口,全省开通“中欧班列”城市达到6个。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厦门新机场飞行区等“丝路飞翔”工程有序推进。成功发射“海丝”一号、二号系列遥感卫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灾情研判决策提供支持。
中印尼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正式纳入中国与印尼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与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共同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海丝中央法务区去年吸引落地法务泛法务机构77个、受理国际商事海事案件821件。“中国-太平洋岛国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正式启用。福建计量科学院研究院与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重大计量技术交流合作。“丝路伙伴”计划深入实施,与世界上46个国家的省、市建立了121对友城关系。(记者卢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