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14日电(林敏)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在即,4月10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秘书处在福州举办“看见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建设成果转化媒体探营活动启动仪式。
在古田食用菌菇“光伏+”样板基地上,媒体探访团一行抵达现场观摩参观,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说,提升改造后的菇棚更方便菇农生产种植,产量与传统菇棚相比提高10%,光伏发电更是全年无休,延伸了菇棚的产出效益。


古田素有“华侨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菇棚“光伏+”示范基地,是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强链壮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古田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探索食用菌菇棚“光伏+”改造工作,并最终落地古田县食用菌菇棚光伏+现代化农业提升项目。

据悉,古田县食用菌菇棚“光伏+”项目总占地466亩,总装机30.75mwp,总投资约3.7亿元,涉及县域内吉巷乡、大桥镇、鹤塘镇、杉洋镇4个乡镇9处地块(目前已完成5处地块),计划打造各类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菇棚近1000间,并配套建设保险冷藏库、烘干厂等基础设施,预计可年种植香菇530万筒、银耳242万筒、猴头菇或其他菌类50万筒,古田县委副书记郑圭冬表示,该项目旨在将菇棚种植与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实现“光伏+”的能源转换,项目投用后预计年光伏发电量3000万kwh,减少碳排放量3.1万吨/年。

据了解,古田县联合福建源发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和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选择了光伏+技术,改造传统菇棚的同时,实现“菇光互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清洁发电,实现绿色发展。据悉,该项目采用了华为新一代1500V智能组串式光伏系统,具备简单、高效、智能、友好等优势。
郑圭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食用菌产业的智能化发展,目前,古田县正深化食用菌“数字大脑”建设,将为食用菌产业提供全面的数字化服务,包括助产、助销、溯源、供应链金融等功能。同时,它们还将为古田食用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菇农、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增效益,增强产业公信力、竞争力。
下一步,古田县将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智能化建设,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加强对食用菌物质基础研究,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