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首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暨两岸乡村振兴与“三茶”成果展在福建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


作为经国台办批准的2023年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此次论坛以“论坛+展会”形式,通过对时代课题“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对话研讨,搭建两岸学术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两岸学术与产业融合,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有关领导嘉宾、两岸智库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600余人参会参展,其中来自台湾的专家学者和展商超150位。
1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奇、国家乡村振兴局督查专员贾希为、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许维泽、央广网董事长张军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华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主持。
赵奇在致辞中表示,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的新征程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希望海峡两岸专家学者与各界人士通过深入交流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推动农业发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抓住合作契机,为两岸相关领域合作探索新模式、开辟新空间,推进两岸农业合作走深走实;深化学术交流,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两岸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
贾希为表示,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推进,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扎实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同时完善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为两岸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许维泽表示,希望把论坛打造成为两岸学界及民众之间的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和情感纽带,促进两岸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夯实交流合作基础,共享发展成果,共筑美好未来。
本届论坛设置主旨报告、两岸“三茶”统筹发展高峰论坛、两岸智库论坛与四场分论坛,聚焦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两岸城乡融合发展与社会福祉提升,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两岸农渔产业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五大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杜志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以及台湾产业关联学会名誉理事长徐世勋、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台湾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等200多位两岸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思想、激荡智慧,共话实现共同富裕前景,构建农业产业交流合作机制,密切两岸同胞交往交融,促进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助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论坛中还将形成两岸智库报告等研究成果。
活动同期举办两岸乡村振兴与“三茶”成果展,展览面积近8000平方米。近百家两岸茶叶企业与茶产区政府单位参展,其中台湾企业40多家,共同呈现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乡建乡创的新成果与新成效,并重点展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等福建历史悠久的茶技艺、茶文化。同时策划举办科技对话、经贸对接活动,助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与城乡共同富裕。
13日下午举行的两岸“三茶”统筹发展高峰论坛上,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员、福建省科协原党组书记杨江帆等专家学者围绕“三茶统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主旨交流,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南平市农业农村局、武夷学院等单位代表以及相关茶企代表共同进行圆桌沙龙对话。
首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暨两岸乡村振兴与“三茶”成果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央广网共同主办,厦门市石室书院承办。(记者卢超颖 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