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9日电 (陈坤明)晋江地处东南沿海,冬季光热资源丰富,砂壤土质蓬松透气,十分适宜胡萝卜生长,是福建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也是我国冬种胡萝卜面积最大的县区之一,种植面积近6万亩。当前,以“晋江经验”为引领,晋江依托“晋江胡萝卜”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契机,助推农业品牌化发展,打造“晋江胡萝卜”品牌,在实现农民丰产增收的同时,也为晋江为广大乡村铺就一条走向产业振兴的道路。
科学养护为种植“保驾护航”
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又到了胡萝卜丰收的季节。近日,走在晋江东石镇檗谷村,随处可见农田中农民忙碌的身影,一袋袋胡萝卜被搬上货车,销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东石镇自2003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胡萝卜,平均亩产量6.5吨的高产优质胡萝卜,备受农户青睐,迅速替代经济效益低的花生地瓜等作物,大量原本闲置抛荒的土地,也被农民复耕复垦,有效盘活了耕地资源,带动农民增收。经过20年发展,东石镇胡萝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占东石镇耕地面积90%以上,年产量超14万吨。
在此期间,晋江市农业农村局、东石镇党委、政府始终关注胡萝卜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户的诉求。当收到一些农户反映,由于连续多年种植胡萝卜,长期施用农家肥、复合肥等酸性化学制剂,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保肥性差,影响作物的种植品质后,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和东石镇立即组织相关单位专家,根据前期调研科学配方在胡萝卜种植区开展小范围的土壤改良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对胡萝卜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有喜人成效,2021年通过使用前后检测数据的对比和后续测产,改良土壤能增产13.6%。目前,晋江市在东石镇大范围推广土壤改良项目,全镇共安排改良任务4000亩,通过科学养护农田,为胡萝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产业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多年来,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和标准化田间管理,晋江东石胡萝卜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0年东石镇以胡萝卜产业优势上榜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晋江胡萝卜”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021年东石镇檗谷村凭借胡萝卜产业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东石镇胡萝卜产量产值占晋江市的1/3,占全省约1/6,带动了东石镇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物流产业链条的发展”,东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施婷婷介绍,目前,东石已形成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地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个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35家规模农场,4家胡萝卜加工冷藏企业,4条净菜加工生产线,17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全镇拥有绿色食品认证3个、无公害产品认证22个,“一品一码”可追溯示范场94个。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奖补政策,在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突破种植技术瓶颈、解决冷藏保鲜和物流配送短板上集中发力”,东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东石镇还将在100多个规模农场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测土配方、农残检测等农业“五新”技术,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水平,通过项目建设实施,带动胡萝卜品质和产量提升。
近年来,晋江市还通过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持续深化产品研发、智慧制造,打造胡萝卜品牌文化等举措,着力推进胡萝卜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在政府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响应下,形成具有晋江特色的强村富民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