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提交了《提升民族聚居区义务教育师资水平,推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助推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躬耕乡村教育,守望一树繁花。从事教育工作35年,乡村教育一直是兰臻最为关注的领域。多年来,“福建省兰臻名师工作室”与福建漳州的一些乡村民族学校结对帮扶,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出一份力。针对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兰臻带领团队通过调研、座谈、实地送教、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要提升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水平,必须进一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兰臻说:“只有帮助更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才能让山里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
为此,兰臻建议,第一,完善师范生培养模式,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财政经费倾斜,从源头上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来源问题;第二,统筹师资力量配备使用,以区域为单位,把区域内的学校划分为若干学区,以学区为整体进行教师配备,教师可以同时负责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的课程,课程表由学区统一编制;第三,加强城乡师资交流协作,鼓励城市学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结对子”,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师资到“结对子”学校跟班进修,学习借鉴新的教学方法;第四,要探索建立住房保障机制,为年轻教师安心扎根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工作提供稳定可靠优惠的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