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海沧:彰显法制力量 见证城市温度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7日电 (张启智 王玉松)摊贩可以在马路市场和摊规点有序摆摊、部分餐馆和花店可以适当跨店经营、城市管理有了“智慧大脑”、企业“两违”妥善处理、地铁站停车难得到缓解……厦门海沧城市管理局立足城市管理难点、痛点,兼顾城市文明与小商小贩生计,创新管理、柔性执法、用心服务,彰显法制力量,见证城市温度。

建筑工地的工人到摊规点就餐。张启智 摄
建筑工地的工人到摊规点就餐。张启智 摄

  变“无序管理”为“有序经营”

  每到上午11时左右,在海沧区东孚街道通达工业园区,工地围墙之外约50米长的鼎山路,近50家的摊点陆续在这里聚集,饭菜飘香,吸引来周边工厂和建筑工地工人前来就餐。一名来自三明的摊主李大姐,正在招呼前来就餐的20多名工人,忙得不亦乐乎。

  前来就餐的工人们点赞说,路边摊位餐食价格大多在10元出头,“这里的套餐分量足、价格实惠,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

  据海沧区城市管理局马銮湾中队负责人朱宜虎介绍,鼎山路附近还处在建设中,配套不足,流动小吃摊就成了附近上千名工人们的“第二食堂”。面对管理难题,海沧区城市管理局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交警、市政、派出所、属地街道等多方参与下,设立这个临时摊规点。工人们有吃饭需求,作为城管我们加以规范。

  为方便管理,城管部门还建立微信群,将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摊主拉入微信群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快速整改。

  海沧城管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海沧区马路市场、摊规点合计共有10处,其中已完成规范整治纳入常态规范管理9处,摊位数493个。

海沧湾公园地铁站外有序停车,文明蔚然成。张启智 摄
海沧湾公园地铁站外有序停车,文明蔚然成。张启智 摄

  “适当跨店经营”见证城市温度

  最近,在位于新阳街道新光路上兴旺广场的沿街店铺门口,多了一条一米宽的黄色实线。午饭时分,猪蹄面快餐门店前,商家摆上4张桌子,顾客坐在桌前开始享用午餐,而就在不远处的城管工作人员,却并未对商家跨店经营的行为加以制止。

  原来,这是目前正在海沧试点的“适当跨店经营”新政,对餐饮店和花店,城管部门允许商家“适当跨店经营”。

  海沧区城市管理局新阳中队负责人张国介绍,新光路首批试点的有26家沿街店铺,其中有20家是餐饮店。目前,海沧区已有序推动3个街道,设置了3处适当跨店经营限设区。

  “适当跨店经营”的做法得到商家支持,也为就餐人群提供方便,更见证城市管理的温度,凸显温情。

  妥善处理企业“两违”问题

  助力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海沧区城市管理局拆违科对“未批先建”企业,妥善解决,并引导企业依规申请建设。

  据统计,在2022年期间,海沧城管部门协调沟通拆除违法搭盖16宗,指导办理相关豁免手续79宗,服务企业,保障企业发展。

  城市管理有了“智慧大脑”

  智慧海沧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于去年12月初建成投入运行。海沧区城管委办信息化组组长许勇伟介绍说,“‘大城管’运行机制就像是‘城市大脑’,有效整合了分散的城市管理力量,改变了过去城市管理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

  目前,借助“大城管”运行机制,海沧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海沧区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文明之风劲吹海沧湾畔

  上千辆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整齐停放在海沧湾公园地铁站2号口停车位上。在马路对面的3号出口处,绵延近一公里的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同样在划定好的区域中有序停放。城管部门执法人员正在引导换乘地铁的市民规范停车。

  海沧区城市管理局市容中队负责人朱志谦介绍说,为此,市容中队专门成立了一支地铁专班组,对地铁沿线18个出入口,进行定时定点定人管理。这个由16人组成的队伍,从早上6时30分到晚上的22时,错时上下班,对车辆的停放进行不间断地引导和监督。

  随着文明之风劲吹海沧湾畔。行走在地铁站周边,整齐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成了海沧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