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日电(吴丽霞)近年来,安溪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办案与追赃挽损并重,将追赃挽损和严惩犯罪、矛盾化解、维护稳定结合起来,多维发力督促退赃退赔,刑事案件追赃挽损率逐步上升,2022年以来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追赃挽损率大幅提升。
关口前移有“深度”。一是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的协作配合,把追赃挽损工作贯穿侦、审、判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精准发力。主动提前介入,追赃与办案同步,在提前介入阶段即启动追赃工作,把涉案资金和财物流转痕迹作为审查重点,向前传递全力追赃理念,抢抓取证时机,防止赃款被转移。如办理的林某某等人利用银行卡转移电信网络犯罪所得案,在提前介入侦查时,引导公安机关及时调取涉案银行卡交易流水、及时止付、冻结,为被害人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既做到“及时止损”,又能提升刑事案件的办理质效。二是充分利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及时掌握涉案动态信息,通过提前介入、检警联席会议等方式,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收集涉案证据及涉案人员资产情况,因案制宜建议公安机关对涉案财物及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提高检察环节追赃挽损成功率。
内部融合有“广度”。一是整合检察内部力量,加强刑事检察部门、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协同、配合、共享,灵活运用“刑事+公益诉讼”办案模式,进行互涉案件线索移送,实现追赃挽损工作无缝衔接;二是持续跟踪,摈弃“就案办案”机械模式,在审判阶段持续开展追赃挽损工作,联合承办法官共同进行释法说理,积极开展刑事和解工作,促成赔偿谅解,对于在审理阶段被告人及其家属退赔退赃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视情及时调整量刑建议,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同时强化财产刑执行监督,对裁判文书进行全面审查,将裁判中对涉案款物、追缴违法所得的处理纳入审查范围。
搭建桥梁有“精度”。积极探索追赃挽损有效方式,将盗窃、诈骗等民生案件作为追赃挽损工作的突破点,搭建沟通桥梁,促成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家属、律师共同参与刑事和解13件,引导犯罪嫌疑人及家属积极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促进社会内生稳定。如林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承办检察官联同侦查人员、辩护律师,多次组织被害人及林某家属进行协商和解,后林某家属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3.2万元,双方达成谅解,有效化解双方矛盾,挽回被害人经济损失。
督查问效有“力度”。把追赃挽损与其他检察业务同部署、同落实,着力破解追赃挽损难题。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逐月统计追赃挽损工作情况,每季度通报检察官追赃挽损工作情况,承办检察官在办案时,将追赃挽损作为必备要素严格审查,并作为衡量检察官办案质效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能动说法有“温度”。一是对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坚持“能追尽追”原则,主动加强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辩护人沟通,因案施策、因人施策。积极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赃,做好释法说理及法治教育工作,在促双方化解矛盾的同时,挽回经济损失,将退赃退赔情节作为追究刑事责任和提出量刑建议的重要依据。2022年以来,督促、引导涉案人员退赃退赔65件,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充分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二是做好普法宣传,推进溯源治理。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将溯源治理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积极利用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多渠道,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养老诈骗犯罪以案释法宣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保护自身合法财产的意识;利用送法下乡、法治副校长进校园、下乡扶贫等活动,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反洗钱等犯罪预防宣传活动,确保宣传效果落地生效。2022年以来,共开展宣传活动3场次,发放宣传册1800余册。
“办案有常,而利民为本”,下一步,安溪县人民检察院将立足检察职能,探索多元化的矛盾解决方式,持续将追赃挽损和严惩犯罪、矛盾化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优势,督促退赃退赔,最大限度减损挽损,以实实在在的履职行为,彰显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情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