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27日电 (彭莉芳)建筑物突发大火,我们该如何逃生?地震来袭,该如何快速自救?在三明市安全文化公园内,带着孩子散步的廖先生,欣赏着三明工业城历史景致之余,也上了一堂生动的“亲子安全科普教育课”。

“应急科普宣传‘活’起来了!”廖先生赞道,较之过去,公园周边出现了许多的安全标语以及如钢铁齿轮、钢铁锈样式的安全标识翻翻乐,还有全新配置的应急物资储备站,消防站则是依托三钢现有消防站能够在五分钟内到达公园,大家在公园中可以游、观、思、品,极大地增强互动体验感。
廖先生注意到,园内集合了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元素的安全体验馆,拥有丰富的室内互动体验设施,同样受到小朋友的喜爱。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福建省为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根据《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五个一百”安全应急保障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福建省“五个一百”安全应急保障提升工程建设导则(草案)的通知》要求,三明市全力推进“五个一百”(即建成100个应急避灾示范点、100个应急物资储备站、100个微型消防站、100个安全宣教体验场所、100个安全文化公园)安全应急保障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落实为民办实事。
随着去年9月三明市首个安全文化公园在永安开园,截至目前,全市11个安全文化公园全部落成并向市民开放。这些坐落于三明各个区县的安全文化公园,依托当地现有或在建公园,通过改造、提升、植入等方式,将安全知识元素与当地历史人文、文旅景观巧妙结合。
工业记忆叠加安全教育体验与避灾点等元素,是三明市安全文化公园的极大特色。而位于明溪县的安全文化公园,则融合黄腹鸡雉、红豆杉等地域特色元素,园内宣传栏、IP形象小品、安全标语设计完善,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宣传氛围。

将乐县安全文化公园在设计上下巧思,充分融入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将乐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园内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互动技术,以激光投影设施进行安全宣传。尤溪县安全文化公园,厚植朱子文化底蕴同时加入蓬莱山、尤溪河与青印溪等地域元素,丰富内涵。
在永安市安全文化公园,沿着公园的主干道行走,逐渐映入眼帘的除了勃勃生机的春景,还有安全生产、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4个体验区,配套的安全宣教联播联控系统终端大屏、应急避灾示范点、微型消防站、应急物资储备站等,与美丽的公园景致相互融合,已是当地一道亮丽的新风景线。
三明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安全文化公园项目以丰富的安全宣传内容为载体,以装备物资完善的“一点两站”为基础,以优化“四区”(安全生产、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体验区)建设为重点,强化体验互动、科技赋能、丰富形式,构建起立体覆盖、多元互动的安全宣传体系,打造集休闲娱乐、教育宣传、应急救援于一体的安全宣教阵地,成为广大群众驻足学习的“室外课堂”,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
接下来,三明市应急管理局将借力“6·16安全宣传咨询日”“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提供场地进行安全宣传或应急演练,并结合学生研学活动,推广三明市安全文化公园的建设理念,最大化发挥公园宣传教育效果;落实长效运维保障,做好安全公园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力争建成群众受益的民生项目、安全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