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宁德: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共同富裕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16日电 (林榕生)“2022年,全市民政系统主动融入‘一核两廊五轴’发展格局,深入开展‘三提三效’行动,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民政事业发展,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福建省宁德市民政局局长陈仕嵩16日表示。

宁德市民政局局长陈仕嵩讲话。林榕生 摄
宁德市民政局局长陈仕嵩讲话。林榕生 摄

  当天,宁德市召开2023年全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总结回顾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全市民政工作。其间,宁德市民政局副局长嵇静传达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领导批示精神;各有关县(市、区)作典型发言。

  过去一年,宁德市民政局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开展“四访四促”活动,局处级干部带队下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惠民政策,帮助解决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视频会议现场。林榕生 摄
视频会议现场。林榕生 摄

  过去一年,宁德市民政局聚焦共同富裕,保障兜底更加扎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全面提高,蕉城、福安、福鼎城乡低保年标准从7920元提高到9780元,其他县从7152元提高到8964元,平均同比增长24.68%;全市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年标准从21204元提高到25812元,同比增长21.73%;全面开展低保边缘人口认定工作,认定低保边缘家庭人口18686人,低保覆盖率2.22%,连续保持全省第一。

  过去一年,宁德市民政局聚焦服务质量,城乡养老更具品质。持续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完成养老项目投资3.2亿元,新建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11个,新增养老床位1982张,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712户;积极推广“互助孝老食堂”机制,新建互助孝老食堂201个,累计建成485个互助孝老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超1.2万人,“小食堂凝聚大民心”获得全市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全市完成护理员培训2156人,100%完成工作计划。

宁德市民政局副局长林碧英主持会议。林榕生 摄
宁德市民政局副局长林碧英主持会议。林榕生 摄

  过去一年,宁德市民政局聚焦共建共治,基层治理更显成效。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完成《宁德市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256个社会组织牵手270个老区村,投入资金382万元,落地帮扶项目40余个,认筹农田182亩;实施“慈善手拉手”专项行动,动员各慈善组织实施项目509个,帮扶资金6452万元,受益群众3.73万人次。

  过去一年,宁德市民政局聚焦规范有序,专项服务更有温度。加大老区扶持力度,推动出台《宁德市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任务清单》,争取中央、省级资金830万元,扶建老区项目53个,修缮革命遗址9处;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质量,全面打通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渠道,探索开展区域性照料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86人次,帮助5人找回亲人,落户安置7人。

宁德市民政局副局长嵇静传达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领导批示精神。林榕生 摄
宁德市民政局副局长嵇静传达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市领导批示精神。林榕生 摄

  过去一年,宁德市民政局聚焦高效精准,疫情防控更为科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严从紧抓实抓好“一老一小”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凝聚基层组织合力,动员161家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捐赠物资1324万元,开展志愿服务1.18万人次;发动全市民政系统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协助开展入户摸排、核酸检测、接种疫苗劝导等1.65万人次。

  “民政工作聚焦民生,解决民忧,凝聚民心。”陈仕嵩表示,大家要立足实际、研究措施、狠抓落实,持续在社会救助、老小群体服务等方面下苦功夫,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在全市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民政贡献。

  会议指出,2023年,宁德市民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民政职责,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民政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

  陈仕嵩表示,各级民政部门要聚焦“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民生优先,夯实兜底保障基础;坚持建管并重,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坚持关爱保护,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坚持共治共享,创新基层社区治理;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坚持崇德向善,弘扬慈善社工正能量;坚持成果导向,优化专项服务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