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莆田:中冶天工承建的两岸智能医疗产业园一期(A地块)项目开园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7日电 (蔡梅妹)2月1日,莆田北岸“莆阳开春”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两岸智能医疗产业园一期(A地块)项目竣工开园隆重举行,掀起了新一轮抓项目促投资热潮。

  两岸智能医疗产业园一期(A地块)项目位于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岸生技园,规划用地面积约54570.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574.45平方米,由标准化厂房和订制厂房组成。项目致力于以“高起点、高规格、高品质”的要求,打造以生产和研发为主的两岸智能医疗产业园,形成立足华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落成是湄洲湾北岸经开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冶天工“基本建设主力军”综合实力的全面展现。

  精心组织,圆满完成履约任务

  项目自2019年开工建设以来,中冶天工项目管理团队编制详细的施工策划,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统筹项目资源配置。履约过程中,各体系严格按照项目策划开展工作,同时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指导与服务。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全面谋划,逐级细化,建立了针对性较强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细化完善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全体人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等困难,严格把控履约工期和工序施工质量,于2022年10月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赢得了业主及各参建单位的一致认可,多次收到业主致集团公司表扬信。

  能打硬仗,关键时刻显担当

  2020年2月中旬,莆田市政府根据防疫现实需要,紧急决定将莆田北岸两岸智能医疗产业园项目3号楼一层规划改造成口罩厂,并要求24天时间内完成改造并交付使用。在工期紧、任务重且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中冶天工彰显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不舍昼夜与时间赛跑,勇担重任,攻坚克难,用基本建设主力军的坚毅与担当,描绘出战“疫”冲锋的壮美画卷。

  改造工程涉及的专业面非常广,面对劳动力流动受阻缺口大,材料物资供应商未营业,没有运输车辆等诸多困难,项目部精心组织,统筹做好劳动力、物资采购、设备、资金等资源配置,每一项工作都精确到天,注重过程细项落实,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原计划3月5日交付净化施工单位的时间节点,提前5天完成交付;原计划3月16日完成的改造工期目标,提前1天于3月15日完成,并达到政府要求的入驻条件,顺利交付生产厂家。彰显了中冶天工“大战大考显本色,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央企担当,体现了中冶人的拼搏精神,受到政府及业主的高度赞誉,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主动作为,提升市场营销活力

  两岸智能医疗产业园A地块本着“干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宗旨,充分发挥“以现场保市场”引领,秉承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科学组织施工、诚信履约,为中冶天工深耕福建区域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11月,福建省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中冶天工承建的莆田北岸离子装置及配套设备生产基地项目(两岸智能医疗产业园B地块)作为莆田市重点项目代表视频连线参加。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离子设备及配套生产基地,建成后将促成大型离子医疗器械的生产、组装、调试、安装、测试、交付、管理等过程标准化,使其本身由项目化转变为产品化,有力促进健康产业链集群发展,为莆田市健康行业树立新标杆。

  2021年2月,中冶天工作为签约代表之一,参加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北岸经开区举行的生命健康产业重大项目推介会暨集中签约仪式。双方本着“着眼长远、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实现双赢”的原则,建立合作关系,对北岸经开区带动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全面且有效的沟通。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手段,在交通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环境及流域综合治理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合作交流,助推莆田市建设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总结过往,项目部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得稳”工作总基调,不断加强在建项目管控,进一步提升安全、质量、进度、工期等方面履约能力,在狠抓落实、常抓不懈中推动发展,以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项目履约,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展望未来,全体员工将坚持“转观念”“筑根基”“防风险”“汇动能”“聚人才”“强党建”,牢固树立“以现场保市场、以现场培育市场、以现场发展市场”的生产经营工作理念,以现场换市场,以质量树品牌,完善区域市场布局,拓展产业空间,为公司持续深耕福建市场书写更辉煌的业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