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7日电(陈寅 李志荣) 近期天气转冷,人体的肌肉、韧带粘滞性增强,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关节的生理活动幅度变小,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的增大,很容易出现训练伤,影响消防员的身体健康和训练进程。那么该如何避免训练伤的发生呢?一起来看看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支队漳州大队的"蓝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吧。
充分热身是前提
“扩胸运动,一二三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热身运动是各项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充分的热身可以提高人体温度,克服人体惰性,帮助人体各器官进入较好的运动状态,既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还能促进消防员训练成绩的提高。

科学组训是关键
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减少训练伤发生的有力措施。大队摒弃日常施训组训中“练腿就是跑”“练手就是俯卧撑”的老套路,灵活应用手机Keep健身软件训练模式,积极拓展训练内容,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注重劳逸结合、杜绝疲劳战术。


安全意识是根本
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强化安全意识也是防治训练伤一大举措,在训练中,各点位均设有安全员进行保护,安全员会充分检查个人防护和训练器材的安全情况,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能进行训练。通过合理安排保护人员,进一步堵塞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




及时放松是保障
进行长时间运动后如果没有拉伸放松,肌肉就会处于收缩状态,局部压力变大,长此以往,便会产生筋膜炎等炎症,而训练产生的乳酸堆积无法排出体外,就会造成肌肉疲劳,甚至伤痛。在每次训练结束前,大队都会留有10至15分钟的放松时间,让消防员们两两结对,互相按摩放松,使肌肉从紧张的状态变为舒缓松弛,帮助身体机能快速恢复,使身体在下步的训练中处于良好状态,令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兵备战,安全先行。进行科学的预防训练伤与每名消防员的安全息息相关,是推动队伍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大队将进一步树牢全体人员训练伤防治观念,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预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