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30日电(陈伦 黄山鸿) 在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厦门市驻防分队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的身影穿梭在营区的各个角落,从学习室到训练场,从食堂到宿舍……他们来自一线、常驻基层中,是基层风气建设的“摄像头”和“麦克风”,是基层风气监督的“观察哨”和“照明灯”,发挥着维护消防员切身利益,纯正基层风气的桥梁纽带作用。他们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风气监督员”。


基层风气监督员是基层全体消防员评选出来的,本身就要做到公正,要确保公开事项的及时性、真实性、全面性、有效性。一说起福利待遇,他们个个都是小行家、小律师,对各种政策法规、制度规定都有所了解。每当民主测评,他们就会突然在黑板旁边出现,盯着黑板上一个个“正”字,让全体消防员感受到了公平公正。


“小刘,你的着装不统一,下来立即整改”“下巴没过杠,不算”“背囊重量不够,按要求成绩作废进行重考”每次他一开口,就能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迎来他的“高光时刻”!作为风气监督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当好被监督者。“手电筒照别人,更照自己,不能存在有灯下黑的现象。”这是风气监督员洪鼎霖常说的话。

队容风纪是消防员仪表、姿态、作风的统称,反映的是一支队伍的精神面貌、作风形象的良好体现。衣扣没扣好,指甲没剪到位,都是风气问题。小岗位连接大责任,基层风气监督员一定不能做老好人、当和事佬,要敢于与不良风气作斗争。在风气监督员眼里,就是要抓住细节,防微杜渐远比亡羊补牢管用。风气问题不论大小,都要及时发现、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权力运行往往有一个完整的链条,每一个风气问题发生都会留下蛛丝马迹。应当善于洞察端倪,他们将从消防员的一言一行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捕捉违规违纪的迹象,及时做好一人一事工作;盯紧流程,对民主测评、考试考核内容的关键环节;聚焦节点,针对物资采购、经费管理、敏感事项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重点监督,以公开促公平公正。

“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消防员心坎上,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在提升战斗力上,把每一份心思都用在提升消防员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上”。风气监督员以谈心摸底为基础,充分利用“有事‘码’上说,我们‘码’马上办”联心二维码,畅通民主渠道、融洽内部关系、构建和谐营区,征求消防员意见建议,倾听消防员心声,及时回应消防员关切问题;织密谈心交心网络,搭建“连心桥”,扎实做好个别人员排查、分析、转化、管控和处理工作,让消防员能够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想、处处有人帮、心里有依靠。


风气监督员每周组织全体消防员观看一个专题教育警示片,被纪实风格披露的腐败案件,触目惊心的细节震撼到。办案人员抽丝剥茧的过程引人入胜,同时也触动消防员为民情怀的心弦。“教训就在身边,诱惑就在眼前,失足就在脚下,我们要深刻理解‘不忘初心忠于党、奉献一生为人民’的精神内涵,坚守‘全心全意为党为民’的本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握好人生“总开关”,加强自身廉洁自律,时刻警醒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消防员谢豪泉谈感受时说道。

风清气正,干事有动力。如今,风气监督员学习起来如饥似渴,落实工作雷厉风行,发现问题后,第一个整改的就是自己。在风气监督员的带头作用下,每餐的剩饭剩菜减少了,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没有了,拉关系找门路行不通了,风气监督员这个消防员权益的“代言人”,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加强风气建设,每一步都不可掉以轻心、不可松劲。该驻防分队下步将监督工作寓于日常之中,见人见事见细节,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起,在早发现上下功夫。坚持思想教育、法纪震慑相结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持续用力、形成常态,做到良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