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与时俱进求创新 逆流而上向理想——记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郑薇薇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9日电(刘玮玲 吴泽毅)她是列车上的“暖宝宝”,是新民警的“引路人”,是老民警的“好管家”,她就是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三大队副大队长——郑薇薇。从警11年来,郑薇薇在一线乘警、宣传内勤、大队领导等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以闽南女性特有的韧劲和力量绽放藏蓝青春。作为“90后警花”的优秀代表,她荣获1次个人三等功,8次嘉奖,5次优秀公务员。

  列车上的“暖宝宝”

  2023年春运大幕开启,每逢这时列车上会有大量的“小候鸟”(留守儿童)独自乘车来到厦门与父母团圆,节后还要独自踏上返程。照顾“小候鸟”是郑薇薇每年春运的“必修课”,她会特别留意独自乘车的儿童,她会协调将他们的座位换到自己工作席附近,方便途中照看,她会给他们端来热乎乎的餐食,解决温饱问题。去年大年三十,郑薇薇在陪伴“小候鸟”团圆的途中,得知有位“小候鸟”家庭拮据,学费是家里的重担,郑薇薇立马联系了“小候鸟”的家长,表示愿意资助这名“小候鸟”上学,让其无忧无虑的成长,并告知“小候鸟”有困难就找警察姐姐。郑薇薇用自己的大爱在冷冬里温暖了列车上随季迁徙的“小候鸟”,对自己儿子却有诸多亏欠,为更好地服务春运,郑薇薇早早就“狠心”把自己儿子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照料,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儿子在与她视频通话时直撒娇:“又不回来陪我,是不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比我可爱呀!”听到这句话,爱笑的郑薇薇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除了“小候鸟”,郑薇薇还有很多要守护的人。每隔半小时,郑薇薇就要巡视一遍列车,“不怕鞋磨破,只为民安心”,这是郑薇薇写在工作笔记上的一句话,反诈宣传、防盗提醒、违禁品检查、禁烟巡查……这些事她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本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郑薇薇巡视车厢时,总是竭尽所能为民服务,对于巡视中遇到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她会将他们的车票信息记在随身小本子上,每次巡视都会来到他们座位,一一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有不少重点旅客在被她服务帮助之后,都点赞夸奖称她为“最美乘警”。

  为了更贴近一线值乘情况,创新工作方法,郑薇薇经常主动申请值乘各个方向列车,通过“走心”巡视,她发现了不少共性问题:旅客睡觉时将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直接放置在小桌板上,让“第三只手”可以轻易偷走;大多数行李箱外观都十分相似,旅客容易拿错无标记的同色行李箱;旅客将电脑包外挂在行李箱的杆子上,并放置于座椅最后一排的空隙里,容易丢失。为了警醒旅客,提高广大旅客的安全防范意识,郑薇薇趁着间休时间,就地取材,创新推出“薇提醒”系列视频。针对随意放置贵重物品或者行李的旅客,郑薇薇假装“偷走”物品,测试旅客有无反应,再让邻座提醒毫无察觉的旅客,让旅客“切身体验”丢失东西的慌乱和懊悔,再借此开始宣传防盗常识。“薇提醒”系列视频一经媒体发布,贴近生活的案例、似曾相似的经历、反转的结局引得大家纷纷围观点赞,取得良好的列车防盗宣传效果。

  新民警的“引路人”

  郑薇薇作为入警11年的“前辈”,不仅有精湛的业务本领,还凭借暖心待人的性格与新民警打成一片。她充分挖掘新民警的兴趣特长,并结合警务绩效管理制度,给新民警提出工作建议、制定未来规划。针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新民警,郑薇薇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网络安全技术竞技,并为他们介绍网安能手,为他们在竞赛中提高技术水平助力;针对编导专业的新民警,郑薇薇鼓励他们尝试宣传视频剪辑的工作,为支队视频宣传添一把火,并一对一提出修改意见;针对一线执勤工作出色的新民警,郑薇薇鼓励他们自主撰写法务教学脚本,并编发出稿与大家交流学习,博采众长,更上一层。

  郑薇薇在内勤岗位多年,宣传口的业绩更是有目共睹,被大家爱称为“宣传战线的一朵花”。然而她不仅仅满足于自己成绩斐然,还致力于帮助对宣传工作有兴趣的青年民警早日成为能拍、会写、敢说的“斜杠”青年。作为青年文明号号长,郑薇薇筹备成立了“飞驰新媒体”工作室,成员均为青年民警,工作室从乘警工作中汲取素材,又以此支撑宣传工作。同时,郑薇薇为提高民警对稿件和影像宣传力的认知和创作能力,采用“寓教于改”方式,给他们理思路、提建议、做修改。同事打趣郑薇薇:“你这么不遗余力地教他们,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郑薇薇认真地说到:“我希望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等他们都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舞台,这就是我的价值。”“飞驰新媒体”工作室成立一年以来,成绩颇丰,已累计产出中央级新闻稿件110篇,中央级视频新闻12条。

  老民警的“好管家”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和口口相传的好口碑,郑薇薇被提拔为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三大队副大队长。三大队有54名老同志,平均年龄57岁,被誉为“警界活化石”大队。初到任时,因前期较少与老同志打交道,郑薇薇处理一些事务时,感到有点棘手,但骨子里流淌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信念的她很快稳住阵脚。郑薇薇摸索出“让组织放心,让老同志安心”的工作理念,将所有老同志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熟记于心,还经常与老同志拉家常,热情地当起老同志们的“好管家”。“老林,你家女儿找到对象了吗?要不要我给她介绍?”凭借毫无距离感的话语,郑薇薇迅速拉近与老同志的距离,与老同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老同志的信任和赞誉。有些老同志身体不好,她不仅有言语上的关心,还会到家中看望老同志,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老同志们都亲切的称呼她为“薇薇姐”。2022年,老民警王善忠出现健康问题,需要住院治疗,但他的亲人远在上海,一时赶不回来,无人照顾他,郑薇薇听闻,马上前往医院担起照料王善忠的活儿,直到王善忠亲人出现在病房,医生护士才恍然大悟:“原来你不是他的女儿啊!”不是亲人,又似亲人,郑薇薇用实干彰显了一名领导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郑薇薇在工作中发现新民警在工作中因经验不足,私下时常请教一线执法经验,但对于电子设备的操作游刃有余;老民警一线执法经验丰富,但对电子设备的操作不是很熟悉。于是,郑薇薇创新提出“结对子”方案,让新民警和老民警一对一“结对子”,你有问题我帮解惑,我有事情你帮解决。这其中,青年民警李艺与老民警“结对子”,这对“对子”是邻居,平日里,李艺会教郑堃使用5G执法记录仪、帮助郑堃填报绩效等。近期,李艺感染了“新冠”病毒,担心厨艺不佳的李艺在生病期间营养不足,不利于恢复,郑堃便做了许多包子和菜肴送到李艺家门口,嘱咐其好好养病,按时吃饭。“对子们”互相关心,互相温暖,组织凝聚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顺流而下的是岁月,逆流而上的是理想。对于郑薇薇来说,心有猛虎而细嗅蔷薇,这是对她工作最真实的写照,巾帼不让须眉的她与时代同频共振,在驰骋万里的铁道线上,绽放铿锵玫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