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3日电(易孝峰 刘茗蔚)近日,在国网漳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漳州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工作室,又一款RPA新品“ORM系统布控球视频画面核对”被成功开发并上线运行,这是漳州公司数字化人才团队开展数字化场景实践的一个缩影。2022年,漳州公司围绕“数字闽电”主题,构建数字化实践交流专项活动机制,紧盯数字化人才培育、数据中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价值创造为目的,发挥公司海量电网数据和丰富业务场景优势,加快数字化人才培育和实践,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
2022年3月份,公司依托“2211”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率先在本部及县公司范围内开展数字化人才梳理和数字化技能大培训,经笔试、面试及成果发布优选40名数字化专业型人才后备。

2022年以来,漳州公司举办了3期“青工数字夜校”,累计132名青年员工参加。以“送教上门”的形式走进龙海、东山、长泰公司,共同举办了3期“数字赋能 青年先行1+2+N”暨青工数字化进基层实践活动,数字化部、东山公司青年人才共78余人参加。
2022年,国网福建省供电公司启动“数据主人制”试点工作,公司作为基层试点应用单位,协同推进“三张清单”管控模式,发挥数字化人才团队主力军作用,深度参与数据治理,完成25个业务场景的数据主人定责,涉及业务系统17套、指标数据8项、数据属性874项,实现25个业务场景的数据主人定责率100%,从源头管控数据质量。
此外,漳州公司还积极推动安监智能识别新模式,首次实现安监云边端协同智能分析模型在现场进行规模化应用,打造“人工智能虚拟安全员”。
“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现在只要动一动嘴,就可以查阅配网的调控信息,开展挂摘牌操作,处理检修申请,切实解放调控人员双手,有效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实在太方便了”漳州公司供电指挥中心班长吴昊说道。
人机语音交互新技术在配电网调度地应用,有效地提高调度员电网故障处置效率,每起事件企业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从1.43小时下降到约1.32小时,可减少用户停电时长累计475.42小时。推动电网倒闸操作业务智能化升级,单次计划检修全业务流程耗时平均减少1.61个小时,按年均2228项计划检修工作任务计算,电网设备停役时间累计可缩短3587.08小时,调控人员有效劳动率提升20%以上。基于人工智能的推理成票,平均成票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17秒,电网倒闸操作正确率达到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