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推进城市更新 让百姓生活更惬意

  今年元旦假期,福州仓山区烟台山街区游人如织。每当夜晚来临,街区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福建不断推动城市更新,聚焦提升城乡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管理等方面的品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城市面貌的改变,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品质提升。

  “旧”文化融入“新”时代

  烟台山是福州重要的文化名片,自近代五口通商以来就是福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为保留百年街区的人文风情与历史风貌,烟台山花漾街区以“花”之名,“漾”出福州气质,将中华文化、茶文化与西洋文化、花文化贯穿融合,开展花艺鉴赏、花事研学,开办花艺课堂。

龙岩长汀古城花漾街区。东南网见习记者 周霞 摄
龙岩长汀古城花漾街区。东南网见习记者 周霞 摄
福州鼓楼区烟台山片区花漾街区。东南网见习记者 周霞 摄
福州鼓楼区烟台山片区花漾街区。东南网见习记者 周霞 摄
福州鼓楼区白马北路乌山路精细化管理街区,环卫工人的智能手表可与呼叫中心实时视频通话。东南网见习记者 周霞 摄
福州鼓楼区白马北路乌山路精细化管理街区,环卫工人的智能手表可与呼叫中心实时视频通话。东南网见习记者 周霞 摄
龙岩新罗区莲东——东山片区无障碍示范区内的无障碍设施。林德轩 摄
龙岩新罗区莲东——东山片区无障碍示范区内的无障碍设施。林德轩 摄

  福州市仓山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清云介绍,“花漾街区的改建围绕数字化观光、智能化管理,中西合璧、古为今用、精雕细琢,让‘旧’文化完美融入‘新’时代。”

  “世界客家首府”龙岩长汀县拥有丰富交织的文化,客家特色是长汀古城接待四方游客的重要名片。近年来,长汀古城建筑老化、古宅逐渐空置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维护难度、阻碍开发与发展步伐。同时,仍有一部分本地居民在街区内居住,长汀县城关南区小学也坐落于此。

  改造建设长汀古城,就必须最大程度地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和学生求学,因此,充足的实地考察、全面的前期规划、动态灵活的施工缺一不可。当地政府部门多次邀请专业人士现场考察、召开座谈会,并深入群众交换意见,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完善;在不改变原有老街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街区立面改造,主体街区建筑外立面以历史保留下来的土木建筑为主,修旧如旧,按照客家特色打造风格建筑群。

  当地客家人陈女士介绍,“我们古城并没有被完全商业化,仍然有很多人在这里生活。南区小学不仅改造了老楼,也建了新教学楼,而且与整个街区风格一致,美观大方,看上去很和谐。”

  精细化管理街区城市更温暖

  无障碍通道阻车桩改造、盲道上井盖改造、缘石坡道坡度改造……在龙岩新罗区莲东——东山片区无障碍示范区项目改造中,建设了残障人士居住小区、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广场等,涵盖10分钟生活圈内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类型,实现肢体残疾、盲人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该区域无障碍生活和安全便利的出行、就医、办事、买菜、去公园广场休闲娱乐等基本需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温度,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保障。”龙岩市安居住宅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飞说,近年来,龙岩持续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无障碍设施品质,致力于缓解和消除居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便。

  “现在我想出门就出门,再也不会感觉轮椅束缚了自己。”家住龙岩市莲滨小区的廖女士兴奋地说,她的腿部有残疾,以前出门很容易遇到不便,而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无障碍示范区建设让她真切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全程无障碍的独自出行让我充满了安全感。”

  在福州鼓楼区,白马北路乌山路精细化管理街区建设成果喜人,不仅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落到细节。白马北路乌山路精细化管理街区样板,北至杨桥东路、南至乌山路、西至西涧前巷、东至八一七北路,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街区内共有6个社区:乌山、乌塔、灵响、驿里、三坊七巷、柳河等社区。

  鼓楼区城管局局长马清平介绍,“我们为街区环卫工人采购了每支约400元的智能手表。这些手表不仅能实时呼叫、视频通话、查看定位,检查工作情况、实时调度,也能帮助工人监测心率、测量血压,监测其健康状态。”马清平说,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机械化手段,城管局将创建“洁净社区”“智慧街区”“文化街区”“山水街区”“幸福街区”等目标串联起来、有机结合,下一步继续服务好区域内人民群众,推进实现白马北路乌山路精细化管理街区目标。(见习记者 周霞 记者 卢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