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3日电 (林榕生)3日,宁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宁德市政协主席兰斯琦作五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兰斯琦表示,2022年是五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锚定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中心任务,勇担政治责任、践行初心使命,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报告指出,宁德市政协全年举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协商民主季谈会3次,开展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活动82次,立案提案48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31件,实现了新一届市政协工作良好开局。
强化政治担当,把握人民政协工作正确方向
通过组织政协理论宣讲团深入县(市、区)、党派团体开展主题宣讲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成立4个党员委员活动小组,覆盖全体党员委员,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坚持一线服务重点工作,通过组织机关干部“四下基层”、参与文明共建、认筹抛荒地,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建设;调研、督导隔离场所管理,指导制定工作机制13项,组织培训工作人员350余人次;机关干部两度成建制入驻高风险区域参与抗疫。

发挥协商作用,双向发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聚焦海洋经济,就大黄鱼全产业链问题进行深入协商,服务“国鱼”计划实施,加快发展大黄鱼产业;瞄准发展游艇产业,为有关部门编制规划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组织委员调研环三都澳文旅圈建设,赋能滨海旅游业发展。
聚焦营商环境,从政务环境、要素保障、司法保障等方面组织委员开展协商,打响“宁德服务”;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建言完善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人才保障机制,优化人才政策体系;调研市场主体需求,协调金融机构开辟小微文化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此外,着眼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协商加强要素保障、科技支撑和文化推广等工作;着眼粮食安全、助推食用菌产业升级、乡村文化建设等,组织专题调研、开展界别协商,为基层发展添动能;聚焦群众关切和生态环境,助力增进民生福祉和绿色发展。

把握时代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完善民主党派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机制,凝聚多党合作共识;举办线上港澳委员“深珠座谈会”,创新疫情防控背景下履职方式;搭建宗教界委员协商平台,连续第三年组织“宗教界委员看发展”活动,引导其积极参与新宁德建设,筑牢团结奋斗的共事平台。
此外,加强与党派团体联络联谊,通过中秋茶话会等活动深化交流,营造携手前进的共事氛围;参与举办陈靖姑文化节、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等活动,致力加强宁台文化交流;持续开展港澳委员“家乡行”“祖国行”活动,汇聚爱国爱乡的正能量。
同时,发挥政协文史工作优势,传播“闽东之光”;以《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为契机,组织新任委员参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传承弘扬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挖掘宁德大黄鱼文史资料,丰富“闽东之光”内涵。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协工作整体效能
出台市政协协商工作规则,修订完善全体会议工作规则等18项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推动政府部门以情况通报会等方式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全年召开情况通报会12场;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改进提案办理、反映社情民意、新闻宣传、理论研究等政协经常性工作,提升经常性工作的质量。
同时,加强“委员之家”和委员联系点等活动平台建设,广泛组织委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为所在界别群众发声出力;落实走访联系、看望慰问委员制度,持续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密切与委员沟通联系;持续开展机关建设提升年活动,实行“年有目标、周有计划”,每两周亮出成绩单、排出计划表,促进比学赶超等。
兰斯琦表示,新的一年,要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为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宁德篇章”再立新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