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8日电 以“设计嬗变伞都造未来”为主题,第三届“中国伞都杯”国际伞具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近日在晋江举办。
作为2022年制伞行业重要活动之一,在前两届大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强化赛制设置,贴近企业设计需求、加强赛事成果对接。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征集作品1267件,吸引波兰、韩国、俄罗斯、墨西哥等海内外高校、创作者积极参与。

大赛邀请行业专家、院校学者进行初评、复评,最终有35件作品进入终评。最终,海峡(晋江)伞业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周迎迎、丁海波、刘鹏设计的《路边卫士》荣获金奖。
围绕“引才”“育才”,第三届“中国伞都杯”大赛组委会通过线上发布成果展小程序,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大赛优秀设计作品的同时,还举办优秀人才设计成果对接会,积极邀请优秀设计作品的参赛者参与企业对接工作,结合设计作品特点和企业所需,定向推介大赛优秀作品,促进优秀设计作品和设计人才落地泉州。
据了解,已有部分本届大赛的作品开始尝试落地,其中金奖作品《路边卫士》已申请专利,且进入成果转化阶段。作品《一拍即盒》也已通过生产评估,进行转化落地。
当天的颁奖仪式上,还举行了“东石镇与福州大学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签约仪式”,围绕东石镇产业发展需求,力求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不断深化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此外,晋江市伞业行业协会与闽南理工学院、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签订“产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针对制伞产业,面向未来培育人人才,持续为产业输送新血液。
此外,“晋江市伞业行业协会”公众号小程序于此间发布上线,通过活动、通讯录、圈子等板块,以及通过提供工业设计、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知识产权等延伸服务对会员企业创新进行赋能,同时搭建起产业发展动态、行业分析、政策宣导等支撑服务平台,为制伞产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中国伞都”,晋江东石镇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伞业迅速壮大发展,嬗变成为如今全产业链“东石造”。在消费升级、疫情挑战的严峻考验下,东石制伞产业紧紧抓住新消费、新需求,发展新机遇,加快开辟国内电商市场,以外贸、内销“两条腿”走路,谋求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大赛得到泉州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晋江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大赛主办方指出,第三届“中国伞都杯”国际伞具创意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促进东石制伞业工业设计与国际对接、吸引国际设计人才与创新成果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为东石进一步践行“晋江经验”,实现“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