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一位福建医生的援非故事

  中新网福州12月22日电 (记者 林春茵)21日,第16批中国(福建)援博兹瓦纳医疗队队员周锐接到通知,返程回国时间延后。

  消息一传出来,病房里不同肤色的病友们爆发共同的喜悦——大家都喜欢这位来自中国的福建医生。

周锐在巡房。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在巡房。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左一)在出诊。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左一)在出诊。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左二)和同事们在一起。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左二)和同事们在一起。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承担博兹瓦纳大学医学生门诊、病房临床带教任务,图为他(左一)向同事传授经验。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承担博兹瓦纳大学医学生门诊、病房临床带教任务,图为他(左一)向同事传授经验。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第16批中国(福建)援博兹瓦纳医疗队队员周锐。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第16批中国(福建)援博兹瓦纳医疗队队员周锐。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右二)在博兹瓦纳参加公益活动。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周锐(右二)在博兹瓦纳参加公益活动。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供图

  通过社交媒体,周锐接受了中新网记者专访。周锐是中国(福建)第16批援博兹瓦纳医疗队队员,江西九江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内科副主任医师,目前已在博兹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公主玛丽娜医院大内科工作27个月。

  公主玛丽娜医院是博茨瓦纳最大的转诊医院,接受全国的转诊患者,内科接诊包括各个系统的疾病。周锐告诉记者,他在国内主要从事肝病内科工作,来到公主马丽娜医院,被分配在了大内科,同时还归属于亚专科消化组;工作内容包括病房查房、门诊、二线值班、会诊等工作。

  一组数字道出了周锐过去27个月里的付出:门诊约2800人次,住院患者约1300人次,肝穿5人次,胃肠镜30人次,新冠核酸标本采集约350人次,抢救40人次。博兹瓦纳大学医学生门诊、病房临床带教约180人次。

  令当地医患最难忘的是,周锐充分发挥个人专科特色,承担了消化科门诊、所有肝病门诊、院内各科肝病会诊、院外肝病会诊等工作。

  “是很辛苦,但是这样一来,很多肝病患者可以不必转诊私人医院,为当地民众节省了很大的医疗支出。”周锐说。

  有一次查房,一名I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酮症酸中毒,白细胞计数很高,住院医生考虑患者严重感染,但炎症指标CRP因为试剂短缺查不了,做不了鉴别。

  周锐看完患者后,发现患者没有感染灶,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表现,可能有脱水、药物等其他干扰因素。经仔细询问患者,翻阅门诊病例,周锐果然发现患者近期有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白细胞计数上升。

  中国医生高明的医术获得当地民众的信服。敢于质疑,不断提高医术,更令“中国医生”获得交口称赞。

  另一名患者,胃镜报告食管静脉曲张,诊断患者肝硬化,但是患者没有慢性肝病病史,没有其他肝硬化症状、体征,彩超没有提示肝硬化表现,检验也没有指标支持肝硬化表现。

  “我对肝硬化诊断表示怀疑,再次复查胃镜,考虑食道癌,第一次胃镜考虑的食管静脉曲张为误诊。”周锐大胆质疑,挽救了病患的生命。

  周锐记得,有位门诊患者,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而患者带来的腹部CT报告单(未带影像光盘)提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他让患者门诊后随时带来影像光盘复核患者CT影像结论,患者当即表示同意。

  后联系患者,患者却表示,其终末期肾病行动不便,能接送他的朋友感染新冠。最终,周锐自己驱车1个多小时前往患者家中取得光盘,与医疗队影像科专家詹主任共同读片,确认并无肿瘤。

  得知未患肿瘤,患者又释然又感激,竖起了大拇指。而在中国援非医生的职业履历中,这样为特殊情况多付出心血的,比比皆是。

  周末,周锐为新冠阳性同事一家人采集核酸检测标本,收到同事真挚的感谢“You help me a lot”;帮家中有急事的同事值班,此后同事看到他都热情打招呼“Hi, doctor Zhou”;在解除了患者病痛或者需要医生出具证明才能解决的一些社会事物或其他事情时,患者总是会说“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有的门诊患者还竖起大拇指“Chinese doctor is good”。

  身在异乡,服务异客。中国援非医生们为华人华侨、医疗队撰写了许许多多的新冠疫情防控、职业暴露处置、新冠疫情医学资讯、医学科普等材料,部分发表在非洲主流华人报刊上。

  他们多次在队员出现职业暴露时前往现场评估,并提出建议;为医疗队员提供新冠疫情防控方面的咨询;为华人华侨提供了至少数十人次内科疾病、新冠方面的医学咨询;为华人华侨接种新冠疫苗,提供多次医疗保障、咨询服务。

  “每当自己的付出,收到这样的反馈,感到无比的幸福,也许这就是作为一名医生,特别是一名援外医生的价值所在。”周锐说,“我医术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能治愈所有患者,但是我可以做到‘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