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6日电(黄中泉 朱蕾)12月8日,一场以“天然林碳汇改革”为主题的签约仪式在福建永安市安砂镇拉开序幕。安砂镇人民政府分别与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林业碳汇合作开发协议,与永安农商银行签订天然林回购贷款意向协议,标志着永安市天然林碳汇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
永安市安砂镇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森林面积36.22万亩,森林覆盖率82.7%,拥有红菇、梨菇、铁皮石斛、金线莲等高经济价值的林下作物。经林业资源状况调查,安砂镇预估可用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实施面积约有10.8万亩,可用于三明林业碳票项目开发实施面积约有7万亩。

如何保障天然林禁伐后的各方权益?如何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变为“金山银山”?安砂镇聚焦“林农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不能兑现”以及“林农与村集体合同履约难”两大矛盾,积极“碳”索新举措,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创新推出“政府支持、镇村回购、企业投入、金融助力”新模式,交出了一份份让林农和村集体双满意的“新答卷”。
政府支持。该镇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天然林回购工作方案”,对天然林进行评估定价,以1000元/亩的价格进行回购。该镇共有权属个私天然商品林9616亩,今年来,累计完成回购权属个私天然商品林498亩,并顺利完成林权过户工作。
镇村回购。2020年起,在永安市林业贴息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安砂镇的新建村、坑口村示范带头,率先开展“村集体回购天然商品林”试点,以村集体为主体,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作为抵押物,向金融部门积极申请中长期贷款,专项用于回购天然商品林。截至目前,已赎买回购天然商品林面积1380亩,为下一步大面积回购天然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投入。12月初,安砂镇“2023年天然林回购项目计划”正式启动。为着力解决回购资金问题,该镇把本期计划回购的2000亩天然商品林的15年碳汇开发权,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出让给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将企业带进了“回购链”,有力保障了项目计划的启动资金。
金融助力。在天然商品林回购过程,永安农商行主动介入、积极参与,为回购工作专门量身打造了“低利率、周期长”贷款项目。由安砂镇以镇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作为抵押,向农商行申请天然林回购专项贷款。目前,双方已达成初步意向并签订了贷款意向书。预计2025年可全面完成镇域内7738亩权属个私天然林的回购工作。
为了更好地让村集体所有的天然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让到期的林农林木尽快“变现”,安砂镇与中福海峡(福建)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开发镇域“林业碳汇项目”共识。由安砂镇负责对镇域集体林进行材料收集汇总,中福公司负责资金投入和项目申报。申报成功后,分别按安砂镇55%、中福公司45%比例分成。这样,在镇村资金“零投入”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了林业碳汇的合理开发利用,预计每年每亩天然商品林可产生0.906吨减排量,碳票减排量成交价可达10元/吨。
安砂镇创新采取“党委+支部+合作社”模式,以党委为主导,由永安市鱼米安砂联合社支部具体协助,镇域内14家主要农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充分利用回购天然商品林的林下空间,最大化地挖掘林地生产力,大力发展红菇保育扩繁试验等多项林禽、林畜、林菜、林菌、林药经济。
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安砂村黄花菜种植基地、红军渡口黄精林下种植基地、罗峰村红菇培育基地、培竹村林地乌鸡养殖中心等多个林下基地。同时,计划在回购的天然林中,积极探索金线莲、铁皮石斛等种植模式,以进一步激活林下经济,增加镇集体财产,带动村强民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