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4日电 (陈欣虹)今年来,福建漳州市以“七比一看”竞赛为抓手,推动卫片执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12月1日,福建自然资源辅助决策系统数据显示,漳州市卫片执法监管93.47分,居全省第一。
高位推动落地见效
漳州市耕地资源比较丰富,是闽省粮仓之一,但一些地方违法用地行为一度呈高发之势。
对此,漳州市将卫片执法作为整治违法用地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违法用地清理整治。
4月27日,漳州市市长王进足带队到龙海区海澄镇察看“两违”及耕地“非农化”整治情况,召开全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及耕地“非农化”清理整治工作推进会。
为有效破解破题,漳州市去年将卫片执法工作纳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七比一看”竞赛,作为“第一比”的重要内容,每月对全市16个县区进行量化评比。
精准发力,整治图斑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漳州存量违法图斑较多。同时,由于农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导致“违建”屡禁不止,增量图斑也不少。
对此,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两手抓。一手,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另一手,强力攻坚消化存量图斑。
今年来,福建省“天地网”图斑违法行为整改率88.34%,居全省第一。土地违法行为发现率、动态执法图斑核查率等多项评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疏堵结合,源头治理
在大力推进卫片执法的同时,漳州还积极探索新机制,从源头疏堵点、解痛点、破难点,着力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
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开展耕地保护宣讲,已成为新常态。漳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将耕地保护和卫片执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今年已多次开展不同层次的专题培训。
漳州市自然资源局还加大向社会宣传的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渠道多方式,在全市形成“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为保障农村宅基地审批,从源头消除新增违法图斑,漳州市出台《建立健全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两统筹、两统管”和“四到场”工作机制,保障农村村民合理建房需求。
“保护耕地就是守护我们的‘命根子’。”漳州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严格落实卫片执法工作各项部署要求,维护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