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罗源法院致力构建“无讼畲乡”治理模式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日电(郑艳 黄宗斌)11月30日上午,罗源法院召开立足民族融合、构建“无讼畲乡”治理模式新闻发布会。

  罗源法院在飞竹法庭成立福建省首个畲族巡回法庭基础上,持续打响罗源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品牌效应,审判主业、诉源治理、司法服务三轨并行,精准护航畲乡“无讼治理”,全力服务保障民族乡村振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涉畲审判”司法品牌。

  以“便民”为立足点,延伸巡回审判的服务职能。一是力量融合。抽调精通畲语、汉语的“双语法官”,选任扎根村居的乡贤、人大代表等担任人民陪审员,组建涉畲合议庭,为高效高质审理各类案件提供专业团队支撑。二是搭建“一庭五点”巡回审判架构,以法庭为中心,在霍口乡福湖村、飞竹乡塔里洋村等五个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集中管辖所有涉畲案件。三是精准护航。制定《罗源县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完善机制、落实工作举措。系统疏理畲乡商事纠纷案件类型、数量,分块指派法官定期联络、提供司法服务。

  以“无讼”为发力点,探索诉源治理的畲乡版本。一是全域布点,解纷联动。与县委政法委网格员机制形成联动送达、调解,创建“1+1+2+5”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深化诉源治理减量工程。二是前端解纷,平台联用。在法庭及乡镇综治中心设立“金乡里圆桌调解室”,发挥乡贤、族老调解员实践经验丰富、就地调解的优势,让群众把纠纷化解在家门口。三是集约化解,纠纷联调。创新提出“四级问诊化讼法”,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以“保护”为着力点,构建民族融合团结“生态圈”。一是当好非遗守护员。组建“双语普法团队”“古厝保护党员巡护队”,定期巡护巡查畲族古厝,入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逐步提升村民依法保护古厝、非遗的意识。二是当好司法服务员。法庭干警分片包干进入村组、社区,为群众全天候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引导、上门立案等服务,及时满足群众司法需求。联合成立“石榴籽议事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当好普法宣传员。在辖区民族小学设立“金凤凰”志愿服务驿站,开展法治小课堂、普法漫画书赠阅、以案说法等活动。

  下一步,罗源法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继续推进畲乡巡回法庭各项工作,推动畲乡巡回法庭工作再上新台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