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8日电(黄燕)“他们都说,‘来嘛,安逸’‘整一口嘛’我害怕我不吃会被孤立,就跟着一块吸了……”
“我真的不知道带别人吸毒是犯罪,我要是早知道,绝对不会这样做,我现在很后悔,自己不该沾上毒品。”
慷慨激昂的公诉人,庄严肃穆的法官,形形色色的证人,唇枪舌剑的论辩,让人仿佛置身于庭审现场。近日,厦门市检察院联合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单位,结合“未未同鹭人”讲师团法治进校园,在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开展“校园正义法槌 敲响禁毒警钟”模拟法庭活动。
精心打磨剧本,合理编排流程
活动前,来自厦门市检察院和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三位“未未同鹭人”讲师,会同志愿者们,精心挑选被告人李某贩卖毒品案、张某容留他人吸毒案等真实案件,改编为模拟法庭剧本。

为达到最佳效果,在前期多次修改剧本的基础上,三位讲师提前两个小时到达现场,耐心指导学生们充分熟悉庭审流程,帮助他们理解所扮演角色的职能定位、台词含义、应当注意的技巧等,并适当加入认罪认罚等元素,确保庭审既丰富饱满、又繁简得当、节奏紧凑。
精彩庭审展风采,全校直播强效果
为保证庭审的规范性和效率,市检察院派员担任审判长,现场做好控场、引导等工作。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证人等角色均由学生扮演,有真诚悔罪、掩面哭泣的被告人,也有“狡猾诡辩”的证人,还有剑拔弩张的辩护人……同学们各展其才,表现十分出色,现场生动写实、引人入胜。
“现在正式开庭!传被告人到庭!”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模拟法庭”正式拉开帷幕。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询问证人、辩护人发表质证意见、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小小公诉人与小小辩护人唇枪舌战、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宣判....。.
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法律从业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真实还原了贩卖毒品案件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当庭宣判等各个环节,直观展示了被告人因毒品犯罪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诉讼过程。
当天,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通过实时直播平台向全校800余名师生同步直播这场庭审、禁毒知识大讲堂。
现场点评讲解,成果喜获表彰
厦门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检察官、未未同鹭人讲师对两个案件的模拟法庭进行点评,结合这两个案件进行延伸,讲解了与毒品相关的罪名、认罪认罚制度的作用、法庭教育的意义等。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徐俊峰处长则讲述了司法后续管理和吸毒危害等禁毒知识,对学生们进行了禁毒法治宣传教育。

同学们纷纷表示,禁毒模拟法庭这种形式很新颖,通过演绎的方式让大家亲身参与,体验庭审各种各样的角色和法律程序。“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对原本有点枯燥的法律条文如何落实到实践中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次模拟法庭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禁毒法律知识,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我们一定牢牢记住,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结束后,厦门市检察院联合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单位为表现优秀、积极参与的同学们颁发奖状。
此次模拟法庭打破以往千篇一律“讲座式”的普法宣传模式,把学生“请进来”,让学生们亲身参与禁毒庭审活动,感受司法的庄严肃穆,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禁毒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