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5日电(陈婧玙)时光荏苒,岁月成歌,忠诚本色不改。十一月的厦门,炎热的天气没有一丝进入秋天的迹象,站台上,热风吹过他斑白的双鬓,他虽有些微微地驼背却站得笔直,时不时擦一擦流下的汗水。他就是厦门乘警支队袁吉勋。不同以往,这可能是他从警生涯的最后一趟列车,在即将告别身穿多年的那一身藏蓝警服时,他仍在努力地工作,为他的39年从警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

戎装更替,本色不变
1980年袁吉勋从军入伍,1983年加入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即使更换了戎装的颜色,但不变的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拳拳赤诚。他一如既往的保持和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多年如一日,做到退伍不褪色,积极投身于铁路公安各项事业。
初入警营,袁吉勋就被分配到了福州公安处岭头派出所,面对陌生的业务领域,他不惧挑战,勤学苦练,为了能够快速适应全新的工作岗位,他抓紧一切空余的时间学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们请教。初到派出所,他就意识到:铁轨是开放式的,有栅栏的地方很少,铁路周边人员密集,经常有不少村民带着孩子跑到铁轨附近玩耍,为了保护铁路的安全,村民的平安,他开始了走进村民家中、走到学校里宣传,编写便于记忆的儿歌,来帮助孩子熟记安全常识,努力实现宣传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平安的效果。
不惧挑战,本领超群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1998年,袁吉勋调入厦门乘警支队,与以往不同的是,乘警的单警作战和派出所的合作办案的方式截然不同,面对新的挑战,他不惧困难,迎难而上,刻苦钻研,得出一套抓捕犯罪嫌疑人的高效方法,人送外号“袁捕头”。
那是一年腊月时,临近年关,袁吉勋值乘的火车上挤满了人,寒冬腊月里刚刚巡视完的他走到餐车,坐下并擦了擦自己满额头的汗水,由于旅客多,工作人员迟迟没有开饭,餐车主任就和他开玩笑到:“老袁,今天车上这么多人,你又刚巡视完,你再巡视一次,还两个菜就开饭,吃饭前你能不能抓到一个犯罪嫌疑人?”袁吉勋一听,立马警觉起来,戴好八大件往车厢里走去,刚走出餐车不到半个车厢,就看到一名男子行迹十分可疑,上前盘问时,该男子言辞闪烁、眼神慌张,袁吉勋将他带到一旁询问,该男子拿出一个BB机贿赂他,这更引起了袁吉勋的警觉。经过后续的核查,袁吉勋发现该名男子是负案在逃的盗窃嫌疑人,在后续跟男子的谈话中,袁吉勋怀疑可能还有男子的同伙在车上,他便对餐车主任说:“跟我一起,带你开开眼。”袁吉勋和餐车主任一起过去,发现在男子座位对面的座位上的还有一名男子,看到乘警就变得特别紧张,发现乘警过来一下子站起来飞快向厕所走去。随后袁吉勋和餐车主任将该男子控制,确认正是该名男子的同伙。餐车主任立刻对袁吉勋竖起了大拇指说到,“你可真是个好捕头!”。
无独有偶,又是一年春运时,当天袁吉勋值乘到北京时,他通过夜间身份证信息比对,袁吉勋竟然又查获一名命案嫌犯,嫌犯当场试图反抗,被袁吉勋制服。这次经历的惊心动魄,让他记忆犹新。

岗位更迭,初心不改
时间飞逝,39年的岁月中,他从民警到所长、教导员,但初心不改。2021年袁吉勋再次回到厦门乘警支队工作,他总说:“人民警察是为人民,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牢记自己的宗旨。”
今年9月,在他值乘从厦门开往上海虹桥的G1652次列车,当他反复的穿梭于每个车厢,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旅客保管好自身的财物时,发现一名男子抱着双肩包坐在车厢连接处发呆,情绪特别失落,他就和列车长一道,通过闲聊的方式开解他,得知这名男子姓赵,他在刚刚换乘的时候漏拿了行李箱,箱子里有录取通知书等证件要去报道,现在不知如何是好。袁吉勋立即帮助他联系到了他之前车次的乘警,成功在男子描述的位置上找到了一个无人认领的行李箱,并经过开箱查看,录取通知书就在里面。后续会通过转运的方式帮赵先生把箱子送到杭州东站,赵同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同袁吉勋连连握手,感谢他的帮助,“多亏有袁警官的帮忙,我的箱子才能这么快找回来,这下可以安心去报道了!”
为民这事再小都不可以忽略,袁吉勋在为民服务上一干就是39年,他总是点燃自己去照亮旅客,他总是和自己的徒弟说:“只有把人民的每件小事办好,才是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每逢节假日,他总是向支队申请加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好每一关,只为让旅客平平安安地出行,开开心心地回家。
来时风华正茂,去时两鬓华发。从警39年,袁吉勋带着平安的信念和坚守的执着,像暗夜中闪耀的一盏明灯,带给旅客踏实的安全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