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闽侯战“疫”见闻:网线也是“疫”线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4日电 (钟欣 通讯员刘丹丹)10月下旬,福州闽侯迎来了入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考验。随着人员的密集流动,短时间内出现了数万条风险人群大数据信息,需要逐一进行电话摸排。

 陈俊延(左)教工作人员使用新程序进行摸排工作。钟欣 摄
陈俊延(左)教工作人员使用新程序进行摸排工作。钟欣 摄

  正在闽侯县荆溪镇任挂职副镇长的福州市引进生、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陈俊延毅然接下了组织村民群众和教师、学生志愿者进行大数据流调摸排的重任。在争分夺秒的流调过程中,陈俊延发现志愿者队伍多为临时动员组建,虽然人数众多,但熟练掌握电脑操作能够进行平台系统录入的人却很少,而现有的省大数据平台只能通过最原始的复制方式一条条导出待摸排信息,严重制约了风险人群的排查工作。熟悉本地情况,擅长交流唠嗑、电话摸排的中老年人干等着没有任务,而操作数据平台的年轻人手忙脚乱、日夜颠倒,“全民抗疫”到“精准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为解决这个问题,陈俊延发挥专业所长,经过两天两夜的攻关,编写了一套摸排数据在线调度分发的程序,解决了从上游的大数据平台收集待摸排信息,到一线的志愿者队伍任务分配,再到最后的信息汇总录入一条龙的调度流程。一名熟练的数据录入员在家就可以联动十来个亲友进行电话摸排,一天就可以完成数百条流调信息的摸排。不仅优化了工作流程,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广大志愿者和基层工作人员居家办公、足不出户就能投入到抗击新冠的总体战之中。这一少数数据录入员搭配多数电话摸排员、线上协同线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市里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在多地进行试点推广。

陈俊延编写的摸排数据在线调度分发的程序界面。钟欣 摄
陈俊延编写的摸排数据在线调度分发的程序界面。钟欣 摄

  最终,在全体机关干部的昼夜奋战下,在上千人的流调志愿者队伍的鼎力支持下,在荆溪人民的众志成城下,荆溪镇为大数据流调摸排工作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实现了风险人群应检尽检,流调数据日结日清,为夺取疫情保卫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疫情终会过去,曙光终将到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们就一定能赢得全球抗疫的最后胜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