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一年热销900亿,养老理财能“养老”吗?(2)

  以光大理财披露的两款试点养老理财为例,其在今年1月、2月相继发行的两款理财产品——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7第1期、橙2028第1期,二季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97%、1.85%,存续期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18%、2.33%。

  工银理财一位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面对今年上半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工银理财制定的养老理财产品投资策略较为有效,净值表现较为稳健,回撤控制较为良好。截至9月13日,成立满3个月的3期产品净值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75%,平均回撤0.22%,产品存续期内未出现破净情况。

  “理财业务发源于银行体系,天然具有收益较为稳健的属性。”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与养老金融的定位不谋而合。”

  财富行业研究员陈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理财产品稳健的根本在于投资策略本身,这一方面取决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另一方面是较长期限的设计。“投资标的越稳健,净值波动越平稳。养老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这类产品相对稳健。”陈燕说,“在期限设计上,越是短期的、频繁交易的品种,收益率波动越明显,对于财富管理者来说择时也更困难,长期资产更有助于带来跨越周期的稳定增长。”

  助力养老第三支柱

  试点养老理财政策的出台与老龄化社会加速、养老体系的变革关系密切。按照养老金的来源不同,中国的养老体系分为三大支柱: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企业主导的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

  长期以来,中国的养老体系由第一支柱占主导,2020年年底覆盖人数达到了9.98亿人。不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第一支柱“独大”的弊端逐渐显现。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认为,第一支柱替代率未来会逐渐降低,要达到目标替代率,第二支柱覆盖率较小,不足部分只有靠第三支柱来补。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都需要作出相应的养老规划。对于在职人员而言,未来职退比的下降使得未来养老金不能再完全指望现收现付的模式,而要加快发展积累型养老金。老龄化也意味着长寿,对于退休人员而言,也需要投资理财使现有资产保值。因此,所有人将来都有自我养老储备的需求。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金融手段。”董克用认为,养老第三支柱包含有政策税优的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由于个人养老金受税制影响,短期内覆盖面有限,商业养老金融产品的投资者则不限于纳税人,有望将第三支柱覆盖面扩大、具有普惠性。

  在国外,养老第三支柱有着长足发展。以美国为例,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美国个人养老金制度(IRA)于1974年建立,通过40余年积累,到2021年底,美国IRA计划规模是13.9万亿,已经占到养老金总资产的32.9%,其中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资产的比重占到46%,投资于共同基金的占比达到45%。董克用认为,积累型养老金以其巨量规模,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对资本市场成长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从资本市场获得收益,使得养老金随经济发展不断增长。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其中指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产品,首次将银行理财纳入第三支柱的投资范围。业内人士认为,这为银行理财公司提供了通过商业银行的渠道服务于广大客户群体的新入口。

  董克用指出,相较于由宏观政策驱动的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融是自下而上、由微观市场主体驱动的,其潜力在于服务多样、产品丰富、市场敏感、主体竞争。“如果银证保为市场提供很好的产品,投资者感受到积累的好处,相应地也会积极参与。”

  目前,养老理财产品相比于其他理财产品采用了更低的管理费、销售费,多为1月起购,有助于覆盖最广泛投资人群,部分产品还设置了零申购费、赎回费。在普惠之外,由于单一投资者只能选择一个开户行,要获得投资者青睐,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成为竞争的要点。

  考验银行理财长期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高度同质化,各银行及其理财公司的竞争能力体现在品牌特色、产品体系、营销体系上。”普益标准研究员余雅琴认为,银行及理财子应确立战略发展方向及差异化发展路线。

  试点养老理财的一大特点在于其稳健性。在制度设计上,养老理财产品均建立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等风险管控机制。根据产品说明书,产品运作周期内累计净值增长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的,将收取一部分作为收益平滑基金。当产品年化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时,平滑基金将对产品进行回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在计提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程度上为产品兜底。”陈燕说。

  陈燕认为,固收类理财是银行本身擅长的领域,理财子公司可根据自身投研优势来定投资标的,有的理财子公司母行非标资产有优势,可以适当增加非标比重;有的理财子公司更擅长权益市场研究,可以适当增加权益投资;还有的擅长做标准化债券交易,比如通过杠杆交易,可转债交易等。

  为保障投资收益稳健,各理财公司都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光大理财表示,在投资策略上,采用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发挥银行理财多资产、多策略优势进行投资组合,帮助投资者穿越周期、熨平波动。

  工银理财表示,在投资策略上以大类资产配置理念为引领,采用类CPPI(固定比例组合动态管理)策略,优选安全等级更高的子类资产,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的领域。

  另一方面,养老理财的流动性也有待优化。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缺乏长达5年、10年的长期理财意愿,对于产品的灵活申赎、及时分红提出了考量。目前多数养老理财产品具备分红机制及提前赎回条款,投资者在重大疾病或买房等重大支出事项的特殊情形下,可对理财产品进行提前赎回,一些养老理财产品不设置赎回费。

  理财机构也在尝试增设开放式产品。光大理财创新设计了开放式养老理财产品,发行了“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8”,产品成立首年每月可申购,产品成立满1年后再封闭运作,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

  不过,理财产品有“不可能三角”,陈燕认为,一款理财产品要同时满足“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三个条件,几乎不可能。这对投资者而言,也意味着理财需求上的取舍。董克用表示,没有最好的理财产品,只有最适合的产品。因投资者年龄差异、财富状况、心理因素等各方面的不同,单个养老金融产品无法兼顾所有诉求,因此金融机构应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匹配相应的客户需求。

  此外,养老理财如何“可持续”也将考验理财子公司的投研能力。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曾公开表示,养老理财产品极低的管理费、销售费以及零申购费、赎回费的产品,一方面是养老理财的普惠属性和银行理财公司的社会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如果放眼长远,各类养老金管理机构要管理大体量的资金,要提升投资管理能力,还需要在普惠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光大理财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应,“未来,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对资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养老不仅是资管行业的生态,也超越了行业本身。除了投资,还有康养、文娱、养老、医疗等,需要为养老的客户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工银理财则认为,要将投研能力转化为长期稳健、可分享的投资收益,进一步丰富养老产品的精细化供给,并利用好母行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成熟的理财顾问队伍,进一步提升针对养老客群的服务效能。

  (应受访者要求,徐昕、林青为化名)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第38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