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OMO教研模式助力智慧教学模式落地闽南师大附属中学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8日电 (钟洪蕊)近日,“融合高校资源创新教学方式”福建省2022年第五场省级教学开放活动在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依次开展。

  在闽南师大附中分会场,来自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龙岩第一中学的教师们通过教学观摩课展示了教学方式的创新成果。

  目前,闽南师大附中正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一体化,助力学校发展“换道超车”。

  闽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漳州市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林淑芬借助智慧课堂执教的《Smart Homes to Make Life Easier》一课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智慧教学方向的最新成果。林淑芬老师提取“科学技术与未来生活”单元大概念引领教学方向。为了实现从具体内容“智能家居与生活”到大概念的跃升,除了常规的情境创设,林淑芬老师还引入“作家式写作”的理念,在阅读前布置习作练习,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发现知识技能短板,以写带读,实现学思结合。基于学生预习数据了解教学重难点,调整备课,以学定教,成功打通了课下师生之间的联系,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更聚焦。此外,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观念设计教学,确保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的内在统一。

  受限于传统集体教学的压力,1个老师面对50个学生,很难即时批阅作业或是精准把控学情。借助科大讯飞智慧课堂的智能批改和全班做答等功能,学生只要拍照上传练习本上的习作,轻轻点击学习机上的选项或是拖拽、匹配相应选项,老师就可以即时获取班级学生的做答率、正确率和得分情况,帮助老师精准掌握班级学情,聚焦班级共性薄弱点,针对性开展教学讲评课进行强化突破。

  在日常教学中,林淑芬老师积极探究实现智慧课堂的创新学科应用,面向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结合英语学科特色,让技术服务于教学,真正体现了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创新价值。一直以来,林淑芬老师积极融入教研共同体,追踪和践行着创新的信息化教学形态,从动画课件、互动白板到纸笔课堂、智慧课堂。除了扎根校内和市内教研组织,她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Online-Merge-Offline,OMO)的方式积极对比差异,寻求启发,以行动和热情感召更多的同行者。

  当天,来自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通过教学研讨、专题讲座和示范课等多种形式,总结引领教学方式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