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寿宁县:接续既往“菌”章 产业蓄势扬帆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30日电(龚玉)“90年代中期,全县兴起‘种菇潮’,127个村都在做花菇,花菇年产量高达一亿多袋……”谈起宁德市寿宁县的食用菌产业,“中国花菇之乡”这块金字招牌仍闪耀在人们记忆深处。曾经的寿宁县,山路蜿蜒、交通闭塞,寿宁花菇却一度闯出了国门,远销往日本等海外市场,带领寿宁县人民走起了脱贫“花路”。

  近年来,寿宁县围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构建富硒锌功能康养、高山茶叶、优质水果、食用菌和林下经济等“1+4”特色产业格局,接续既往“菌”章,植根产业优势,谱写乡村振兴大美新篇。

  (南阳镇坝头村生产基地)
南阳镇坝头村生产基地。

  高位部署 筑巢引凤开新局

  挖掘机推土攘石,来往工人夯基搭架,9月13日,南阳镇坝头村基地建设现场一派火热景象,这里是寿宁县有机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的一角。与此同时,在下党乡下党村的有机珍稀食用菌现代工厂生产基地里,一排排整饬有序的菌菇厂房映入眼帘,另一端的挖掘机仍在挖山开路,拓开“疆土”。

  今年,为壮大村财促进群众增收,寿宁县人民政府与福建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寿宁县有机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采用“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合作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建设食用菌标准化工厂和栽培基地,在国内创新先行建设“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有机珍稀食用菌现代工厂化周年生产基地。

  2019年,福建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在江西广昌开展“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有机珍稀菌菇现代工厂化周年生产基地的实践取得成功,2021年,寿宁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率队在广昌生产基地调研“取经”,对这种生产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并通过招商引进福建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寿宁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新模式逐步在寿宁县落地开花,擘画出寿宁食用菌产业的新格局。

  “通过建设“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有机珍稀食用菌现代工厂化周年生产基地,把寿宁县打造成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的‘全国榜样’!”福建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一鸣说,“项目的成功落地,也将带动更多优质企业和农户参与进来,有效解决农民工‘两难’境地,最终成为乡村振兴的长足动力。”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寿宁县上下凝心聚力,画出食用菌产业发展“同心圆”。2021年以来,寿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寿宁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助推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奖补办法》《寿宁县食用菌产业试点工作方案》《寿宁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组建食用菌专班,创新推出香菇种植保险、食用菌社会化服务补助等多项政策,有效降低食用菌种植风险,增加菌农经济效益,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组建的食用菌专班小组,每周都会召开一次推进会,紧扣有机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出现的大大小小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寿宁县食用菌办主任叶平阳说。

  如今,分别位于寿宁县南阳镇坝头村、大安乡水洋村、下党乡下党村的三个基地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有序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雏形初现。三个村的基地总占地面积61.2亩,拟投资5300万元,建设有机银耳、茶树菇(综合)标准生产车间136间,以及烘干车间、冷库车间、有机即食燕耳初加工生产车间等,达产年产量鲜菇2150吨,年产值3830万元。

  联农带农 乡村振兴踏新程

  走进寿宁县正农硒锌农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工厂内囊括了菌棒机械化制作的若干设备,旁边还坐落有一座座养菌棚。

  “我们主要为全县提供订单式菌棒代加工服务,去年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菌棒年产量可达一千万袋以上,今年为周边村民代加工三四百万袋。”亭溪村返乡青年叶荣美创办农业合作社,采取“工厂代加工菌棒+农户分户管理”发展模式,建起标准化栽培代料食用菌示范基地,随后带动清源、下党、南阳等周边村民发展代料花菇360多万筒,全县花菇每年增幅均达到100万袋以上,花菇产业“复苏”发展。

  在开展制棒、灭菌服务的基础上,寿宁县正农硒锌农业专业合作社还组建接种专业服务队,为菌农提供接种服务;搭建养菌棚,提供菌棒养菌服务;有效提高了接种、养菌成功率,菌农实现零风险,增加效益。此外,其提供的鲜菇烘干服务,也有效缓解了寿宁新鲜香菇市场滞销的风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这是寿宁县食用菌产业实施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的一个缩影。2021年,寿宁县积极向省厅争取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81万元,采取“工厂化加工菌棒+农户分户出菇的发展模式”对食用菌制棒、灭菌二个环节提供生产托管服务。一年来,寿宁县3家服务主体为99户农户提供了363.1万袋香菇制棒、灭菌二个环节生产托管服务,服务主体、小农户实现“双赢”,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日,位于清源镇龟洋村的恒丰食用菌基地进入了采菇季,采摘、装筐、搬运,菌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花菇朵朵,不时就装满一箩筐。

  “我们村建成了寿宁县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现有食用菌大棚50个,食用菌菌棒生产线厂房1座,种植夏菇、冬菇菌棒80万袋,年产值达500多万元。近年来,我们引导全村34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人均年增收1.6万元。”龟洋村党支部书记叶兴华说,“采菇菌农多是农村闲余劳动力,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一举解决‘两难’问题,有效带动群众、村集体双增收!”

  2021年以来,龟洋村创新“党支部+党员+农户”模式,形成以党组织为引领,党员带头领办产业项目,助力普通农户创收致富,推动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规模化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