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古田:培育本土教育人才谋发展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6日电 (李日伟)福建宁德市古田一小办学共同体暨“互联网+教研联盟”教学研讨活动近日举行,通过盘活教育人才,共享“盟主”学校优质资源,激活本土教育人才专业提升,加速教育资源“内循环”。

古田一小办学共同体7个学校校长“手拉手”合影。李日伟 供图
古田一小办学共同体7个学校校长“手拉手”合影。李日伟 供图

  活动现场,作为“盟主”的宁德市中小学名校长陆江健分享了“校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管好学校”等管理经验。

  古田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田县以“互帮互学、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根据不同的办学条件、人才队伍等,因地制宜将全县20所小学组建成3个“1+X”办学共同体,推动本土教育人才能力提升、联盟学校共同发展。

  据介绍,古田县教育局强化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工作经费、表彰奖励、氛围营造“五保障”,着力教育共同体建设,除了开展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外,重点发挥既有的省市高层次教育人才、中小学名校长、引进教育人才等在共同体学校内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建立师资互派互助机制,广泛开展师徒结对、跟岗学习、上门帮扶等“结对帮带”互动,实现师资共培。

  凤都中心小学老师朱京城是受益者之一,他与“盟校”古田二小省高层次C类人才、福建省学科教学带头人陈容斌开展“师徒结对”,经常围绕科学上课艺术、试卷设计等问题进行线上、线下交流探讨,并享受到古田二小优质学校的各项优秀资源,在专业成长路上实现大跨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古田办学共同体开展线上研讨活动73次,线下各类跟岗培训90场,受益教师8937人次。易东平、李泽森等20人分获“古田县人才工作先进个人”十佳教师、十佳教育工作者称号。下一步,古田县还将在初中、高中、学前教育中推行该办学模式。

  “古田县历来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尤其在氛围优化、政策优化、能力优化上下足了功夫。”古田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县教育局探索的“1+X”共同体办学模式,培育了大批本土教育人才,提升了教育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探索和创新本土人才培育具有积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