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5日电(王琳)南安法院以“党建”引领,以“邻里中心”为平台,为推进全市“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法治保障,大力配合全市上下推进各具特色的“党建+”邻里中心建成,推动法治力量常驻邻里,凝聚邻里向心力、增强浓厚邻里情。
守护安“邻”
基层治理更稳定
邻里中心得以发展,需要良好、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该院聚焦主业,为守护一方平安持续发力。
让平安建设“维稳化”。“法院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平安三率我们很满意”,接到测评电话的某市民如是说道。今年来,该院持续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巩固扫黑除恶工作成果,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等专项行动,加大力度整治财产处置不及时、不规范现现象,全速推进财产处置变现,提高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为邻里中心建设营造稳定氛围。
让法官下沉“专职化”。“我们村的责任法官是常法官”。在水头镇朴一村“党建+”邻里中心,朴一村党支部吕委员指着红色责任墙介绍到。据悉,3月以来,南安法院72位法官挂点联系全市不同乡镇,并联动检察官、人民警察、网格员、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定期走村入户察社情,深入田间地头问民意,推动诉非联动工作与邻里中心建设有机统筹、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司法服务、巡回审判、参与综治、民意沟通、志愿服务等工作,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助推社会治理创新。
法护邦“邻”
品牌质效更显著
为及时解决群众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烦心事、操心事,该院主动结合法院工作职能实际,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实效,打造“党建+邻里+司法”特色品牌。
近在咫尺的“示范点”。该院以“1+1+3”的模式,协同全市打造包括民法典主题法治公园、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内的7个“党建+”邻里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走进水头镇英良五号仓库,这里不仅有高端、独特的奢石品牌,还有“发展枫桥经验,服务世界石都”等党建模块内容。原来,英良五号仓库也是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之一,石材行业普法长廊便选址于此。
常驻近邻的“法官站”。“法官比我想象中更加亲切、平易近人,他说的话我都能听懂,而且很爱听。”日前,在东田镇盖凤村,刚调解完一起涉林纠纷,当事人黄某握紧洪法官的手说道。在共建村居、社区挂牌设立“党建+”邻里中心法官工作室(站),下移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建言献策等功能,是该院实现“法官便民全覆盖、纠纷解决无死角、司法服务零距离”的极大抓手。
据统计,2022年来,该院成立活动工作室5间,开展工作150余次,成果调解各类矛盾320余件。此外,法官还协助推动落实“党建+”邻里中心各项目,组织干警参与邻里中心重大事务决策,推动法官下沉培育“法律明白人”100余人,发挥法官工作室(站)作用最大化。
陪护近“邻”
暖心服务更全面
推动法院力量伴随邻里中心建成,让“有爱司法”陪伴邻里群众身边,走向法治“邻里之声”。
集结“战疫分队”。疫情期间,南安法院及时响应防疫要求,7个庭室第一时间联系挂钩社区,45名志愿者主动请战,结合共建单位需要,推动战“疫”力量下沉邻里中心:配合全员核酸检测、维护现场秩序;选派党员干警驻村,提供配送物资、上门登记信息等社区服务。
在社会面动态清零后,向基层社区输送“复工复产指导力量”,服务时长超过500小时,切实保障邻里群众健康安全。至今,该院能仍收到各社区、各乡镇送来的感谢信。
构架“普法市集”。该院结合“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庭室、法官、志愿服务队积极联系社区乡镇,主动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在每一个活动现场搭建“普法市集”,放置各类法治宣传制品供群众挑选。自“党建+”邻里中心工作部署以来,累计开展“国际家庭日”、“六一儿童节”、“美好生活•民法典”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线下普法活动38次,入户普法5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制品3000册,利用小程序、群聊线上普法20余次,受教育1000人次以上,真正做到用“法”陪护近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