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0日电(记者 林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经济建设……近年来,巾帼英雄在一个个时代舞台写下精彩篇章,福建妇女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过去五年,是福建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与经济社会同发展、同进步,继往开来、开拓创新、阔步前进的五年。”7月19日,福建省妇联主席林叶萍在福建省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五年来,福建省广大妇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丰硕成果。

妇女工作受重视 发展环境更优化
报告指出,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关心关怀福建发展。福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强化领导、倾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妇女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福建省委常委研究审定《福建省妇联改革方案》《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省委尹力书记多次就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导向,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省政府首次将“完成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和编制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立“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专节,省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研究妇女儿童工作,赵龙省长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深入一线调研解决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将妇女儿童事业纳入工作日程、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各级人大、政协通过专门立法、执法检查、调研视察、办理议案提案,推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规政策贯彻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办法等一批省级地方性法规密集出台,全省各设区市制定涉妇女儿童的地方性法规61部、政策性文件1034项,实现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工作设区市全覆盖,为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在各方关注下,福建的妇女事业和妇女发展水平全方位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妇女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消除性别差距。全省20.26万建档立卡贫困女性人口全部脱贫。就业人员中女性比重始终保持在四成以上,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比例超过五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女性数量日渐增多。
妇女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平等参保,平等享受待遇,广大妇女美好生活更有保障。妇女更加广泛地参与决策、企业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管理,省级“两代表一委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均有提升,市县两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比例保持稳定,村“两委”女性正职占比从上届的4.5%跃升至11%,村“两委”中女性成员占比29.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成果达到历史新高度。
争做时代建设者 谱写青春绽芳华
报告还将五年来全省广大妇女与时代同呼吸、与福建共发展,挺立潮头、绽放芳华的身姿谱写了出来。
她们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挥洒汗水,在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大显身手,在树立文明家风、弘扬社会新风中发挥优势,在社会服务各领域,在教科文卫体等各条战线,在深化两岸融合的进程中,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生动实践中,到处激荡着女性的光荣和梦想,见证着女性的情怀和担当,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骄人的巾帼业绩。
尤其令人难忘的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广大妇女与全省人民一道,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她们冲锋陷阵,是驰援一线的“逆行者”,是村镇社区防控的“顶梁柱”,是守住家庭防线的“主心骨”,用担当和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

五年来,福建各级涌现出1.2万名三八红旗手、3256个三八红旗集体、2834个巾帼文明岗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她们当中,有被誉为“小巷总理”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林丹,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的“时代楷模”孙丽美,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黄志丽、沈腾香。这些平凡而闪光的最美女性,同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妇女一道,以爱党爱国、崇德向善、敬业奉献、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内涵。
福建妇联还扎实开展“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八闽巾帼红十百千万大宣讲”,构建“三网两微六号一平台一专区一专题”妇联新媒体矩阵,线上线下一体,宣讲场次超过6.8万场,直接覆盖人群达928万人次,推出正能量宣传报道4.9万篇,阅读量达1.8亿次。
从报告中得知,福建妇联聚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八闽巾帼科技创新行动”,出台支持女科技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举措,构建跨部门联动机制,全国首创“碳汇+女科技特派员联盟”,开展“碳汇科技助农巾帼行”“八闽巾帼数创未来”等活动,推动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向基层延伸,助力女科技人才在产学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方面,福建妇联开展“巾帼脱贫攻坚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各类培训近2000期,受益妇女近10万人次,发放“巧妇贷”妇女创业贷款106.8亿元,惠及35.2万农村妇女;实施“建设生态家园提升行动”“美户美家•福进万家”系列活动,命名各级“美丽庭院”4.8万个;推动闽宁妇联协作持续深入,加强与新疆、西藏妇联对口协作。
在服务疫情防控方面,福建妇联下发通知、发出倡议,引导广大妇女筑牢家庭和社区疫情防线,组织妇联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下沉一线,开展“娘家人送温暖”“逆行有你•守家有我”活动,募集捐款1.9亿元及各类紧缺物资,做好特殊困难群体服务保障、心理疏导。服务“六稳”“六保”。
此外,福建妇联实施“八闽巾帼岗位建功行动”,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举办春风送岗女性专场1610场,为126.3万人次妇女提供就业服务;出台促进女性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帮扶措施,举办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6900多个项目参赛,带动社会投资4亿多元,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开展“福你前行•爱拼会赢”助企纾困活动,支持受疫情影响女性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福建妇联还开展了“巾帼圆梦行动”“八闽巾帼两岸融合行动”,举办“海峡妇女论坛”,创建闽台妇女合作发展基地和儿童联谊交流基地,支持台湾女性人才参与闽台合作乡建乡创项目,助力打造“第一家园”。组织港澳海外妇女交流活动,厚植家国情怀。
在家庭工作方面,福建妇联大力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做优家风文明,全省涌现出“最美家庭”15万户、“五好家庭”7414户、“文明家庭”5523户、“绿色家庭”6.1万户。福建妇联还推动出台《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抓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22个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职责分工,设立家庭教育宣传周,举办“百千万家教公益大讲堂”活动1.4万多场;打造“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新格局。做实家庭服务,开展“巾帼进万家•爱心敲敲门”关爱服务,组织妇联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与老年人、困难妇女、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结对帮扶。推进闽姐姐巾帼家政提质扩容。配合推动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出台,引导女性树立健康向上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妇联格外聚焦权益维护,开展了“建设法治福建巾帼行动”“巾帼暖人心•普法维权在身边行动”,出台反家暴工作八项制度,推广“春蕾安全员”工作机制,提高12338维权热线服务质量,常态化排查婚姻家庭纠纷风险隐患问题6689件,化解率90.2%。深化“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国率先实现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城乡社区全覆盖,巾帼志愿服务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十大行动”,1.9万支巾帼志愿服务队、320万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文明实践各领域。响应“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组织“40年•感恩有您”纪念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募集资金3746万元,资助春蕾女童3.7万人。推出困境儿童重大疾病救治等关爱儿童行动十项举措,常态化开展“把爱带回家”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受益儿童105.34万人次。联合省卫健委积极推动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工作,“实施13周岁至14周岁半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举办“为爱奔跑•母亲健康1+1”公益募捐活动,累计救助罹患“两癌”困难妇女1.8万名;联动中国人寿为148万名妇女提供女性安康险,构建预防、筛查、救治、保险“四位一体”妇女健康服务体系。
深化改革转作风 因地制宜造品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全面完成省委确定的36项妇联改革目标任务,制定“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和改革方案,深化“破难行动”,实施“强基增效工程”,村妇代会改建妇联、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妇联执委2.4万人、比改革前增长5倍,村(社区)妇联执委19.4万人、比改革前增长10.7倍,建成实体“妇女之家”“妇女微家”3.3万多个,“一呼百万”好姐妹微信群4万个,新兴领域、台资企业妇女组织3419个,妇联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

福建妇联还开展了“执委履职提升年”“执委在身边•服务零距离”“寻找最美基层执委”等活动,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和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妇联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展现妇联干部新作为、彰显妇联组织新气象。
福建省妇联已连续七届蝉联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获评2021年度绩效管理工作优秀等次,在全国巾帼脱贫论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会、全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各地也在改革创新中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作品牌。福州市积极打造新时代家风传习、姐妹乡伴和小桔灯关爱大联盟等特色品牌;厦门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适龄女性HPV疫苗免费接种等工作;漳州市创新打造“春蕾安全员”“好厝边”巾帼志愿服务等特色队伍;泉州市连续7年把“儿童之家”“妇女援助中心”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三明市着力创新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持续开展“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莆田市积极搭建“金帼共建”平台,完善支持妇女创业就业的金融服务机制;南平市着力加强妇女微家建设,创新“6+X”点题精准服务机制;龙岩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才溪女”等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德市组织“巾帼美”理论宣讲轻骑兵,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平潭综合实验区深化两岸融合因地制宜开展岚台交流联谊系列活动。
林叶萍强调,面对党中央和省委、全国妇联的新要求,面对妇女群众的新期待,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妇联组织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拓展,基层妇联执委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妇联改革的动能需要进一步释放。做好新时代妇女工作责任重大,福建省妇联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更强的责任和担当,在新的起点上把福建妇女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