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妇代会专访】戴清华:让巾帼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更加“出彩”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0日电(记者 林玲)三明市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是一个曾是个交通不便、村民生活不宽裕的小山村,而今,它却摇身一变成为全村脱贫摘帽的全国样板示范村。要想一探其中的秘密,必须要向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妇联主席戴清华请教一二。

图为戴清华接受专访。李南轩 摄
图为戴清华接受专访。李南轩 摄

  在福建省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戴清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此次大会,自己深刻感受到福建妇女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许多姐妹都和自己一样奋斗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这让自己备受鼓舞。

  此次大会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妇联第十二届执委会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来,福建妇联深化八闽巾帼乡村振兴行动。围绕推进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深入实施高素质女农民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扶持妇女发展种养加等绿色生态农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巧妇贷”等妇女创业贷款的撬动作用和各级巾帼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支持女能人、返乡女大学生、脱贫妇女等因地制宜创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直播带货、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妇女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才干,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报告中提到的内容正是戴清华的工作经历。在梓口坊村脱贫工作的一线,戴清华以项目建设发力,创新模式助力,持续探索“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帮扶模式,大力发展以烟叶、毛竹、猕猴桃、油茶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引入蜜蜂养殖产业,成立明溪县富香甜蜂蜜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6户贫困户自身发展,年增收1200元以上。

图为大会现场。李南轩 摄
图为大会现场。李南轩 摄

  此外,针对就业难的问题,戴清华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上下联动谋发展,开拓思路带动贫困户就地务工。按照“转移就业一人、带动脱贫一家”的思路,她将村里垃圾清运、村庄保洁等公益岗位腾出,安排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戴清华还引进明溪县清水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

  “我期待有更多的年轻女性加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戴清华表示,自己将贯彻落实三明市妇联开展的“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吸引更多年轻姐妹一起参与乡村振兴。

  据悉,“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始于2012年8月,是由巾帼志愿者、社会爱心团体联动,持续性、常态化开展的巾帼志愿服务。目前已在三明全市基层200余个社区(村)设立示范点,组建“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队2090支,已吸纳近1.1万名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参与服务。

  戴清华说,大会结束后,自己将把妇代会的精神传达给村中的姐妹,带领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各个领域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让乡村更加美丽、更加宜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