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涵江: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成维护公共安全的“铜墙铁壁”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6日电(叶艺琳 黄雅雅)“之前小区经常会有高空抛物情况出现,现在装了多维度高清探头,感觉安全多了。”谈起智慧安防小区带来的好处,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涵西街道帝景名苑小区的住户薛清女士赞不绝口。

  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涵江分局紧紧围绕社会治安防控示范城市建设主线,通过深化精准圈层查控、要素管控、警网融合,全力打造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2021年12月,涵江区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称号,是全省六个之一、全市唯一获评的县区,这也是其在获得“2013-2016年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区”“福建省平安县区”等荣誉后的又一殊荣。

  圈层查控,严标准筑牢海陆防控

  4月12日凌晨1时许,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一海岸线上亮着几束光,一旁的警灯持续闪烁,江口派出所民警正通过“车巡+人巡+视频巡查”的模式开展常态化夜间海岸线巡逻。据介绍,该海岸原为填海工地,因临海景色优美,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被当地群众亲切称呼为“网红海”,但岸线达19.5公里,船舶停靠点多,海上治安管控难度大。

  为强边固防,涵江分局利用福建公安海防管理系统对全区166艘出海船舶和206名出海渔民登记录入,摸底登记率达到100%。“截止目前,我们共采集沿海重点港岙口、重点岸线7个,安装视频监控62路,建立海岸巡防队16支、巡防队员81名、船管员6名”江口派出所社区民警颜杰告诉记者。

  除了海岸防线,涵江江口市际检查站则是地面的另一道防护网。“市际检查站看着车流量大,原以为要等很久,但没想到现场检查秩序井然有序,不一会儿就轮到我啦!”一位搭载货物的大货车司机林之洲不禁感叹道。在“战疫”特殊时期,涵江分局推广检查站勤务模式,共在环区重要道路上设立10个路面交通检疫卡点,联通46个车辆卡口、205个人像卡口、1.6万路视频监控,形成了立体化、全覆盖、闭环管理的路面疫情防控体系。

  要素管控,全方位织密平安网络

  “我们始终聚焦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和平安家园建设,推动要素实时采集、信息实时跟进,隐患实时排除。截至目前,全区建设智慧安防小区83个,均已完成视频监控联网,安装门禁76个,车辆道匣81个,单元防控效能逐步提升。”智慧安防小区发起人涵江分局户政科科长李爱玉说道。为解决小区多发的高空抛物疑难问题,涵江分局走街串巷进行实地查看,主动与区环保部门、城市管理局、小区物业对接,安装面向楼栋的多维度高清探头,实时抓拍抛物住户,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真正实现“最小单元吹哨、各级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

  此外,涵江分局还立足本地实际和实战需求,不断深化“扁平化”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智慧街面巡防工作。在全区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的顶铺社区、苍林社区布建2个街面警务站,持续提升街面“见警率”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处置率”,实现指挥调度更精准,紧急救助更便捷。

  警网融合,高质量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作为在涵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孩童时代到如今古稀之年,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身边的盗抢案件越来越少,治安越来越好,我们心里也越来越满意”涵江区国欢中学退休教师李文儒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叹,“路面上随处可见的警察,正是守护涵江安定环境的平安符!”

  目前,涵江区199个社区(村)和1个管委会已经划分为1447个网格细分25762个最小单元,形成“市、区、镇街、社区(村)、网格、单元”管理架构,有效发挥网格长、单元长、网格员和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动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和民生服务在单元内解决。白塘派出所社区民警陈炳跃还下沉小区,化身小区专员,统筹单元长、楼栋长力量,通过党群议事、联席会议等机制,理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关系,并成功处理长达6个多月的保利C区、D区业主间的楼道装修纠纷,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据了解,涵江分局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警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下,全面加强派出所“两队一室”建设,研究出台《为社区民警减负增效六项措施》,做强做实社区民警专职化,并结合落实市委部署的“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大力推进社区警务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推动矛盾问题止于未发,不断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