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冬残奥“双金”得主郑鹏:愿做残障人士雪地领跑者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首个双冠王、越野滑雪运动员郑鹏表示,自己将迎难而上,向光而行,继续赢得荣耀和骄傲。李南轩摄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首个双冠王、越野滑雪运动员郑鹏表示,自己将迎难而上,向光而行,继续赢得荣耀和骄傲。李南轩摄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4日电(彭莉芳 李南轩)“你认为自己获胜的秘诀是什么?”“坚持,不放弃!”这是残奥越野滑雪名将郑鹏在夺金后面对采访时,酝酿了良久之后,说出的一句话。

  2022年3月6日上午十点,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18公里长距离坐姿比赛鸣枪开赛。18公里越野滑雪项目被誉为“雪上马拉松”,路程漫长、线路多变,最考验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和毅力。在比赛中,郑鹏奋力拼搏,在一处下坡转弯处,因为速度过快,身体失去了平衡,侧摔倒地。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双臂撑杆,拼尽全力支撑起身体重回赛道,继续快速前进。最终,郑鹏勇夺金牌,也创造了中国选手在冬残奥会该项目比赛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首个双冠王、越野滑雪运动员郑鹏(第一排左起第三位)现场工作人员合影。李南轩摄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首个双冠王、越野滑雪运动员郑鹏(第一排左起第三位)现场工作人员合影。李南轩摄

  对于自己的夺冠过程,郑鹏只是云淡风轻地表示,由于这个项目并非自己的优势所在,一度有一些担心。比赛的时候也并没有想那么多、全力冲一下就好。

  了解郑鹏的人都清楚,郑鹏这么表达并不是客套或故作低姿态,他本来就是一个做得多、说得少的人。“与其去说那么多的话,不如再多上雪熟悉一下赛道。”这就是郑鹏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的态度。也正因如此,才能让这个看起来身体条件并不那么出众的人,成为了连续两次获得冠军的人。

  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郑鹏出生在福建莆田,2011年,他在一家汽修厂当学徒时发生意外,被升降机砸伤双腿造成残疾。但他自强不息,热爱运动。2015年,郑鹏去湖南参加轮椅马拉松比赛时,被越野滑雪国家队教练同时也是北京越野滑雪队教练的付春山看中,随后进入北京市残疾人越野滑雪队,开启越野滑雪运动生涯。北欧类的滑雪运动体现着人类在自然中获取生活空间与权利的执着和坚持,郑鹏也在这项运动中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小志愿者向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首个双冠王、越野滑雪运动员郑鹏(中)献花。李南轩摄
小志愿者向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首个双冠王、越野滑雪运动员郑鹏(中)献花。李南轩摄

  “每天都要训练5至6小时。”郑鹏介绍道,“以匀速训练为主,耐力为主,一周也会进行几次高强度训练。”在残奥越野滑雪这样一个艰苦的项目中,郑鹏开始在坐姿滑雪器上兑现自己的运动天赋,并获得了平昌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郑鹏获得第四名,距离奖牌只有一步之遥。这也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有机会向最高领奖台发起冲击的,他将目光锁定了四年后的北京冬残奥会。

  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作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的郑鹏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无疑要比其他人深刻得多,因为无论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为了保证状态并且磨练滑行技术,各种各样的训练那是绝对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些,郑鹏解释道:“其实不同的时间段都需要克服不同的困难,比如夏天更多的可能是体能训练和保障,当然还有力量的训练,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到了冬天,这些储备的东西就要和滑雪及滑行技术相结合,可以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夏天给冬天做准备,然后周而复始地努力训练。”

  顽强拼搏是运动员最美的姿态,为国争光是运动员最光荣的梦想。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郑鹏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虽然载誉满满,郑鹏仍不骄不躁,坚持着自己的滑雪梦想,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不要轻言放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