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5日电(任孟帅 卢科锦 黄山鸿) 音频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检测固体或空气介质中声波或振动信号的电子设备,专门用于检测和定位因地震、爆炸等压埋于倒塌建筑物内的幸存者。
“震情第一,生命至上,地震救援训练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大意”。为全面提升队伍综合救援能力水平,不断加强消防救援人员对“全灾种”事故处置的实战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4月25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厦门市驻防分队针对新型地震特种救援装备,扎实开展地震救援装备操作与使用训练。


地震救援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救援过程复杂的救援任务。分队针对当前“一主两辅”任务要求,为确保消防救援人员应对突发性任务可以拉得出、上得去、打的赢,分队按照“应急救援训练普遍开展、地震救援基础理论、地震救援装备操作重点开展”的思路和“按纲施训、科学统筹、固强补弱、注重实效”的要求,采取理论引导、示范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对地震救援装备进行细致讲解和专项训练。
训练前,教练员李正伟针对在地震救援装备操作中存在不熟练和对地震救援常识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对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并重点对手动液压扩张钳、生命探测仪等装备使用以及如何维护保养进行了演示,思路清晰、讲解详细、示范到位,充分把握住了教学组训中的重点难点。训练过程中,采取“教员集中讲解、班组分组体会、个人独立操作”的方式科学组织训练,对主体结构、运行原理、参数含义、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处置进行深入讲解,对装备的构造、特点、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手把手教学,及时纠正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训练结束后,教练员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通过开展交流会等方式组织消防救援人员进行经验交流,积极探索新装备的战法运用及性能拓展,切实将所学知识弄懂吃透,进一步加快推动队伍战斗力生成。
“在废墟上放置的震动探测仪,可以感受到被困者在下面敲击墙面所引发的震动,进而确定被困者的位置。生命探测仪上面的探头则可以清楚地知道被困者周围的具体情况,并制定有效救援方案,而探测仪上面的雷达可以确定被困者的深度。”在训练场上,分队长石正武说道。


“要想确保每名消防救援人员学懂弄通,快速掌握新特装备操作方法,切实达到‘人人会操作、人人会救援’的目的,就需要干部骨干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下一步,分队将深入研究专业训练规律,分解训练阶段、细化训练步骤、量化训练指标,认真谋训、抓训、组训,科学实施阶段专训和逐级合训,量身打造更加适合指战员训练的方法路径,不断提升训练质量,为今后遂行多样化救援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