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5日电(江邱旖心)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线,是风险点也是安全阀,而社区工作人员,则是这个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抗“疫”先锋。



自3月以来,漳州开发区周边县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漳州开发区广大社区工作人员义无反顾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在“疫”线,他们是姐妹档、夫妻档、佳人档,做着最细碎平常的事务,转身留下“不平凡”的故事。
抗“疫”双姝 最强拍档并肩同行
龚芙蓉和黄真贞是店地社区90后“姐妹花”,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她们暂时抛下“小家”,并肩战斗,始终冲在“疫”线。
龚芙蓉是社区宣传委员,有着“舌灿莲花”的本领,理所当然也成为了店地社区做好群众工作的好手。为了守护社区群众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她每天一刻不停,周转于一户户社区居民家中,就算讲到口干舌燥,说到声音沙哑,她还是要耐心仔细地将疫情情况、防疫知识让居民听懂、听细、听进去。“这种沙哑声音磁性十足,挺特别的,一听就是有故事的人。”面对群众、同事关心时,龚芙蓉总是乐观调侃自己。
疫情期间,大数据排查是社区防疫的关键一环。店地社区文书统计员黄真贞日常就是与数据打交道,每天拿到上级部门连夜分解到社区的表格数据,她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面对繁琐的数据、上报不完的材料,有时候眼睛支撑不住了就滴点眼药水继续工作。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面对社区各式各样防疫数据表格,我的状态只能用“懵”来形容,但大家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到我手上,再难我也得攻克”。如今,黄真贞在经过无数次的虚心请教、摸索,对于这项工作已经成竹于心,还把材料汇总干成了拿手绝活。
在生活中,她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在工作中,她们是能交付后背的“战友”。她们各司其责、分工明确,忙里有序,不喊苦,不叫累,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优势,并蒂绽放。
上阵“夫妻” 执子之手齐心战“疫”
大径社区文书统计员陈仁辉和凌波社区党总支纪检委员陈俊莲是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在与疫情搏斗的战场上,红马甲是他们俩最美的“情侣装”,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虽然责任不同,但使命相同。
大径社区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距离最近,外来商户、小摊贩多,部分居民因拆迁暂时租房,暂住地址分散,摸排工作存在一定难度。身兼多责的陈仁辉总是冲在社区疫情防控的最前面。他带头入户摸排、跟踪落实人员管控措施,他深知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到重点人群健康信息底数清、情况明,才能最大限度排除疫情风险。面对每天堆积成山的工作,陈仁辉从来只有一句话:“力不从心是洪水猛兽,坚持到底是我的工作本色。”
同样的工作,陈仁辉的妻子陈俊莲也在做。尽管工作地点仅相距数公里,但是夫妻两人每天见面都是在深夜,工作到手机电量耗尽,失联也是常态。为抗击疫情,夫妻二人将不到3岁的儿子交给家中老人照看,因为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心中满是思念和愧疚。陈俊莲说:“这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孩子和老人也早已经习惯,社区工作繁杂,忙起来,自己的小家只能排在最后了。”
一天的忙碌后,两人回家后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彼此社区防疫工作部署的情况,相互鼓励。“这也算是一种浪漫了,我们在战“疫”道路上共同作战,并肩前行!”现在,两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可以早日战胜疫情,让更多的家庭早日团聚。
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小家的付出,终将汇聚成抗击疫情,家国安宁的强大力量。
佳人听“令 ” 群防群治“疫”不容辞
凌波社区,是我区人口最多、流动性最大的一个社区,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大,则意味着待排查人口多、不确定性强,抗疫任务重。3月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漳州开发区凌波社区“娘子军”迅速集结,她们在凌波社区按下暂停键的瞬间,即刻整装出发。
凌波社区目前专职工作人员仅有14人。她们每天不仅要统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还得负责大数据、人员摸排管控、转运隔离酒店对接、疫苗接种等一系列工作。由于工作量大,她们经常日夜连轴转。即使如此,她们依然不顾身上的酸痛、不顾家人的担忧,坚守在各自岗位上。面对不同的困难,她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她们毅然放下一切,冲上一线。
元旦后新入职的工作人员林堉,是凌波社区的“万红丛中一点绿”。第一次上战场的他谈起身边的这群“俏佳人”,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凌波社区抗疫工作任务繁重,我们男生的身体素质比女生好很多,都有点吃不消。谁说女子不如男,我看咱凌波女同志一个比一个棒!”林堉说道。
一声“集结”号令,凌波社区的她们,完成了从女儿、妻子、母亲到战士的角色转换,成为向险而行的“铿锵玫瑰”,她们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把可怕疫情挡在身后,在抗疫一线绽放着属于她们的坚韧光彩。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致敬漳州开发区所有奋战在社区抗疫前线的工作者,谢谢你们,带着满腔热忱奔赴抗疫前线,“疫”无反顾守护家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