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7日电 (叶秋云 林昊悦)凌晨5点,连爱芳就早起忙活了起来。为丈夫收拾衣服,行李要随着运送物资的车辆出发,前往高风险地区莆田市枫亭镇。随后,她还要去社区帮着张罗筹集物资、核对数据,协助新一轮核酸检测。距离枫亭镇供电所2公里之外的辉煌村,他们的儿子陈喜强正在组织村民进行新一轮的核酸检测。
一家三口,各守一方。
早上7点,枫亭镇供电所所长陈国平按照既定策略,优化当天的作业模式人员安排。疫情散去时间不定,要在供好电的同时减少人员流动,为疫情保电保存战斗力。

作为莆田团市委紧急派驻的挂村人员,陈喜强已经在抗疫一线工作了10多天。
9月10日下午,仙游县枫亭镇发现首例确诊病例,陈国平接到了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通知,启动24小时防疫应急预案,以枫亭供电所为中心,邻近的园庄、郊尾供电所封闭管控,迅速落实防疫应急各项措施。
疫情发生后,在市区工作的陈喜强主动请缨前往枫亭镇驻点支援。得知儿子要“出征”,陈国平隔着电话第一时间给儿子打气。
与此同时,连爱芳也没闲着。疫情发生后,她当起了社区志愿者,多方联系物资提供给一线人员,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守护自己的亲人,盼望着疫情结束后一家人的团聚。
此后十余天,一家人相守同行,携手“战疫”,书写“逆行者”的故事,令人颇为感动。
11日,4个方舱紧急入驻枫亭,当天就必须接入送电。供电方案、物资调配、施工力量组建分工,一切都显得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从事电力行业23年来,陈国平对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风险点了如指掌,对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控也不陌生。2003年“非典”时期,他也曾奋战在一线。
“老爸,18年前,你义无反顾地投入抗击‘非典’工作,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也想变成像你一样的人。”前往辉煌村的路上,陈喜强在电话中跟陈国平如是说道。
这让陈国平回想起18年前的自己。2003年“非典”爆发后,作为供电所高压班人员,他日夜辗转在医院和输电线路中间,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都是突然接到任务后就出发。”陈国平表示,不同的是,当年的自己一点都不害怕,作为供电所所长,他除了完成任务,还要为更多人负责,难免有些担忧。
枫亭镇是仙游的工业重镇,全县30%的规上企业集中在此。随着枫亭镇列入高风险地区,病例轨迹公布,在供电所围墙内,全所全口径人员行程轨迹排查,每天两次健康监测报告,每天一次的全员核酸,几十号人的吃喝用度……
在供电所围墙外,5个隔离点的保电任务、企业停产的暂停减容业务爆发、低压客户停电报修和抢修人员的防护等级、返所消杀……
墙内墙外,大小事皆是责任,成与否尽是考验。虽有疫情防控等6个专班支撑,陈国平仍不敢有丝毫懈怠,截至目前,交出了一份全员零感染、保电零差错的成绩单。
对家人的牵挂,被他藏在心里。中秋节晚上,陈国平拨通了儿子的视频。接通时,陈喜强正在值班。视频中,陈喜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的他更像一名“战士”。
“他驻点10多天了,我渐渐不再担心。”陈国平在视频里跟妻子连爱芳说:“儿子在村里,要面对的情况不比我们少,他的能力没问题,我突然发现他真的长大了。”
连爱芳的中秋节是在社区里过的,她在社区的防疫办公室继续待命。此刻,她的丈夫、儿子也战斗在抗疫一线。一家人在岗位上坚守,相通的心意,就是彼此间最近的距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