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屏南县:小菌菇撬起大产业

  半圳村的茶树菇、梧洋村的芙蓉李、新田村的毛竹……烟岚云岫,山色舒展,屏南县——犹如嵌在闽东大地的一颗明珠,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乘着产业兴旺之东风,奏响乡村振兴的激荡乐章。

  特色产业,强力进“菌”。屏南县制定完善152个村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蔬菜、食用菌、林竹、茶叶、水果、花卉、畜禽、农村电商、文创、旅游等10个特色产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做强做优做大特色农业。食用菌作为屏南县特色产业的重要拼图之一,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

  昔日,屏南以香菇为主的木生菌称王,并因此荣获“中国夏香菇之乡”的美誉,更被称作“中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但是,屏南县用大量阔叶林“供养”着亿万朵香菇,有了“金山银山”,却毁了绿水青山,尖锐的菌林矛盾成为梗在屏南食用菌发展路上的一块巨石。

  2003年,屏南县兴起白水洋景区旅游大开发,提出了“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建设生态旅游强县”目标,走生态立县、旅游旺县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屏南食用菌人工栽培也开启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转型升级之路。

  为了找准屏南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屏南县进行非木生菌的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从北方引进的20多个新品种中筛选试验,终于精选出了适合高山栽培的滑菇。屏南滑菇示范种植成功后,菇农喜获丰收,产销两旺,找准新路子,鼓起钱袋子,屏南县也成为中国南方唯一的滑菇生产基地县。

  时至今日,屏南县根据发展生态旅游县的形势要求,积极调整食用菌产业结构,在控制香菇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了“发展三大品系、八个菌类”提高非木生菌类的比例份额,使产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夏季银耳、滑菇这一人无我有的地方特色,这也是屏南食用菌继屏南夏香菇之后的又一新亮点。此外,全县开发推广的食用菌品种近20种,其中10多种达规模化发展,羊肚菌、黑皮鸡枞、茯苓等新品种示范种植取得成功。

  在屏南县长桥镇,食用菌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全镇食用菌年产量达2亿多袋、年产值5亿多元。屏南县长桥镇半圳村是远近闻名的茶树菇种植专业村,该合作社成立4年多来以种植茶树菇为主,种植茶树菇800万袋,年产值近3000万元,并带动周边村庄茶树菇产业发展。为了积极调整品种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该合作社对接科研院校,培育试种黑皮鸡枞等新品种,2020年10月,第一批黑皮鸡枞食用菌试种成功并获得丰收,日产值可达1万元左右。

  屏南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势不可挡。经过三十多年的摸索实践,屏南县的食用菌人工栽培从原有零星、小规模、低效益、自发的、盲目的生产状态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小菌菇撬起大产业。

  如今,全县十一个乡镇均有从事食用菌生产,60%以上的村,40%以上的农村劳力从事食用菌生产。全县现有食用菌栽培、管理等技术人员2000余人,大小菌种厂20多家,目前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经销、机械等相关企业5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家,日产3万袋以上菌包加工厂5家,从原料采购、配料、灭菌、菌包生产、菌包出菇管理以及废菌渣循环再利用等涉及各个生产环节的食用菌专业化分工体系。

  工厂化发展提“量”,标准化生产强“质”,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成为屏南县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的强大引擎。据初步统计,2020年全县食用菌生产3.29亿袋,鲜菇产量191706.2吨,同比增加2.06 %;产值88390万元,同比增加4.41%,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产业链拓宽致富路。

  全县现有食用菌深加工与销售企业3家,其中,福建省健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灵芝系列产品的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公司年销售量在2000万元以上,荣获福建著名商标,“健神紫灵芝”评上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禹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滑菇等食用菌速冻系列产品、食用菌高温漂烫盐水系列产品等,年产量2000吨,销售额2000多万元;福建乡下厨房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加工香菇、杏鲍菇、木耳软包装即食用产品,公司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省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福建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制定“即食食用菌产品标准”,其中,“软包装即食香菇加工新技术研究”被福建省科技厅评为“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全县还有大小冷藏保鲜厂90多家,烘干厂165家,盐水滑菇加工厂8家。

  这些企业在屏南县的落地生花,更加促进了屏南县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拓宽致富路。2020年底,屏南县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631989万元,其中一产产值88390万元、二产产值154683万元、三产产值3889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