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全国森林消防队伍“火焰蓝”比武冠军:打火首先要保障充足的体能储备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0日电 (彭莉芳)“上山打火,森林消防员的体能储备很关键。”在2021年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火焰蓝”灭火专业和特种救援比武现场,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上杭大队大队长张贵良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张贵良在训练200灭火障碍中倒木翻越项目。李南轩 摄
张贵良在训练200灭火障碍中倒木翻越项目。李南轩 摄

  张贵良有着十几年森林消防救援经验,平日训练中,他就狠抓基层指战员的体能培训,“没有充足的体能储备,首先你到不了火场;训练训不好就上山打火,在被熊熊大火包围的森林里,最容易牺牲的就是你这个跑不动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于24日在龙岩启动的2021年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火焰蓝”灭火专业和特种救援比武,正是消防指战员检验平日集训成果的“小考”。在课目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突出基础体能、专业技能和团队协同,对指战员的耐力、爆发力、协同配合、器材装备应用等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图为张贵良在训练200灭火障碍中密林穿行项目。李南轩 摄
图为张贵良在训练200灭火障碍中密林穿行项目。李南轩 摄

  尽管此次因要负责上杭大队比武的集训与日常工作,张贵良没有参赛,但大伙都听说过这名大队长的“赫赫战功”。

  2019年,在备战森林消防局首届“火焰蓝”专业技能尖子比武时,张贵良在总队3个月的集训时间里,穿坏3双作训鞋,减重16斤。最终,在同级别选手中斩获第5名。认定冠军目标的张贵良,在去年卷土重来。备战次年的第二届“火焰蓝”专业技能尖子比武期间,他几乎每天只睡六小时。负重登山训练时,第一个早早起床,身背装具、腿绑沙袋,一趟下来,衣服能拧出水;水泵架设与撤收为了快几秒,一个收水带动作反复上百次练习。

  “那一年多的时间,浑身都是伤啊。”张贵良感慨道。

张贵良在训练绳索上升下降。李南轩 摄
张贵良在训练绳索上升下降。李南轩 摄

  为了适应那届比武新增的徒手站杆攀爬课目,来自北方草原、连树都很少见的张贵良,硬着头皮爬上六米高的树,“天天就不停地就在那树上磨”,天黑了,打着手电也要爬。张贵良比划了一下双腿说,“树上留的全是我们的血”。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张贵良不负众望斩获森林消防队伍“火焰蓝”灭火专业技能尖子比武大队级指挥员第一名的好成绩,荣立个人二等功。

图为张贵良(右一)利用电动凿岩机破拆垂直预制板。李南轩 摄
图为张贵良(右一)利用电动凿岩机破拆垂直预制板。李南轩 摄

  自2008年张贵良进入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从学员、排长到大队长,从事森林消防工作十余年间,他带领队伍先后参与扑救森林火灾70余次,完成长汀“5·19”、连城“7·22”抗洪抢险,跨省增援广东佛山“12·5”灭火作战,跨区增援福建三明大田“5·1”灭火作战,抗击“莫兰蒂”台风等重大任务,荣获“福建省最美消防指战员”表彰,被总队评为“优秀教练员”、被应急管理部表彰为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张贵良在训练200灭火障碍中独木跨桥项目。李南轩 摄
张贵良在训练200灭火障碍中独木跨桥项目。李南轩 摄

  只有走在队员的前面才能当好基层带队员干部。作为基层干部、党员突击队的队长,在多样化任务中他始终用行动践行。因此,在平日的集训中,张贵良总是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一次在负重5公里越野训练时,驾驶员钟立背囊内未装水壶被张贵良发现后,组织全体队员所有背囊过称,必须人人达到参训标准,自己也不例外称背囊做样板,时刻跑在队伍最前面。

  尽管荣誉载身,但张贵良直言,最初被调派到武警森林部队时,他对森林武警这一兵种还没啥概念。张贵良第一次打火时,奔赴地是云南的一处原始森林,那时他心里“也有些抖”。

  虽然如今已数次奔赴一线灭火,积攒下许多扑灭林火的经验,但张贵良对每一场火情都不敢大意,“每次打灭林火都要根据地形、风向、风力做判断,进行现场作业”。张贵良听老森警说过,没有一场火有固定模式,“我们不幸牺牲的那些消防指战员也见过上百次火情,但在判断不清楚的时候依然面临生命威胁。”

  生活中的张贵良平易近人,说起话总是笑呵呵,但在打火或训练时,一旦看到“有个别新消防员因为怕热,打火时不戴头盔、手套或防烟面罩”,他定会板着脸,声色俱厉地批评。

  “出任务必须要严格执行安全规定”“作战时细节没做到,容易有生命危险。”这是张贵良最常对基层指战员说的话,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对自己的抚躬自问,他深知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一个消防员代表一个家庭”。

  火场上,除了家人,最牵动张贵良内心的便是战友的安全。“我是大队干部,带这么多战友出去,无论谁受伤了,我这辈子都很遗憾。”在张贵良看来,“消防指战员们安全地去,安全地回来,这是灭火作战的胜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