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9日电 (张小可 郑佳妮)忆苏区百年发展,传医药卫生精神。今天是中国第四个中国医师节,福建举办“中央苏区医药卫生展览”。

福建省医学会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该展览,通过再现与中央苏区医药卫生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史料,以铭记这段光荣奋斗史,挖掘其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激励医药卫生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坚持医药为人民服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1921年中共成立以来,医疗工作者在党领导下开启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红色医疗事业。

中央苏区是革命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央苏区(福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到1937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军民一体的医药卫生工作,改善革命根据地缺医少药、卫生条件落后的状况,成为共和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摇篮。
记者从此次展览中了解到,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正是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了有关红军卫生工作的原则,拉开了苏区医疗建设的序幕。

1929年,时任中共上杭北区四支部书记的傅柏翠在上杭蛟洋设立蛟洋红军医院,这是中央苏区(福建)的第一所红军医院。
除蛟洋红军医院外,福建苏区还成立了另外三所苏区医院,分别是汀州福音医院、才溪后方临时医院、福建军区后方医院。其中,汀州福音医院,是中央红色医院的前身,原为1904年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亚盛顿医馆”。

为保障根据地内有足够的医药卫生人员,从1930年7月开始,福建苏区开始创立培训学校、培训班,大规模招收医疗实习生,为革命培养众多医疗人才。
福建省医师协会负责人称,苏区的医药发展史,也是无数医疗先辈们在逆境中抗争的创造史,而这份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发展,由不同时代的中国医师们传承并发扬。“医者仁心,正是有无数同先烈们一样的医疗工作者,才有如今民众的生命安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