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7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全幸雅)鼓岭旅游度假区位处福州市东郊的双鼓横断山脉,距福州市中心约12公里,平均海拔750至800米,为福州的第一道屏障。夏季最高气温30℃左右,素有“左海小庐山”之美誉,与江西庐山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兼具“清风、薄雾、柳杉”三大特色,有“宜夏”美名。1886年由西方传教士开辟,1935年时,这里拥有200多幢风格各异的避暑别墅,还有教堂、医院、运动场、游泳池、万国公益社等公共建筑。如今,鼓岭已成为中国避暑特色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外文化交往的重要平台和福州全域旅游示范区。
7月盛夏,参加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嘉宾登临鼓岭,清风徐来,暑热尽消。他们一路走,一路看,感受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追忆百年来中外人士在这里结下的深厚情谊。
穿过柳杉林立的石路,走进一座石砌古厝。这里,就是密尔顿 加德纳的故居。
出生于美国的密尔顿 加德纳未满周岁就随父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福州鼓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9岁回国后,却再也未能如愿回到鼓岭,临终前他仍不断念叨着“KuliangKuliang”。加德纳夫人为了实现丈夫遗愿,多次到中国寻访,却一直无法找到亲人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数十年后,1992年4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国留美学生钟翰撰写的文章《啊,鼓岭!》,道出了加德纳一家探寻鼓岭的真切渴望。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深受感动,立即要求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并邀请加德纳太太访问福州。当年8月,加德纳太太到访福州,梦圆鼓岭。
2012年的春天,习近平在大洋彼岸,深情再忆“鼓岭故事”。此后,越来越多尘封的鼓岭中外友好往事掀开了面纱。
“鼓岭不愧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细细聆听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鼓岭故事”,第一次到访福州的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参会代表齐俊盛赞不已。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代表高晨翔表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赋予了古厝深刻的文化内涵。鼓岭历久弥新的和平基因,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不谋而合。”
除了加德纳,鼓岭百年史上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既有以医术闻名的美德信、福益华、蒲天寿等医生,有兴办西式教育的柯志仁、柏龄威、蔼树棠,也有主导了福州近代建筑设计潮流的范哲明,以及在抗战中作出贡献的穆蔼仁等人。
在《闽游滴沥》里,郁达夫以浓墨重彩记下一次鼓岭之游,他发愿:“千秋万岁,魂若有灵,我总必再择一个清明的节日,化鹤重来一次,来祝福这些鼓岭山里的居民。”溢美之情,可见一斑。
钟灵毓秀,清新鼓岭,石刻棋布,古厝林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慕名而来,追忆百年前的中西情缘,为“鼓岭故事”续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