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岩茶土壤品质提升研讨会福建武夷山举行 助推茶产业发展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9日电 行走在武夷山间,无论是清澈如镜的九曲溪畔,还是巍然挺拔的奇峰怪岩上,随处可见深绿的卵形叶片、灰白的如铁枝干的岩茶树丛,武夷山的茶园已经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为进一步改良茶园生态种植,提高茶叶品质,带动茶农增收,7月17日,武夷山市举办岩茶土壤品质提升研讨会。

  据悉,武夷山市是我国重要产茶区,现有注册茶企业超过5000家,茶山面积14.8万亩,年产干茶2万多吨,年产值超过22.6亿元,从业人员逾12万人,茶产业已成为武夷山市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岩茶土壤品质提升研讨会活动现场。
岩茶土壤品质提升研讨会活动现场。

  如何保持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种植技术。当天,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益江等领导,土壤改良领域专家、茶农出席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科学有效使用有机化肥,破解土壤板结硬化、微量元素缺失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甚至下滑等难题。

  据武夷山市茶叶局副局长刘德发介绍,为推动武夷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武夷茶品牌,武夷山市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出台打造生态茶山实施意见、发布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通知等多措并举。

  近年来,武夷山市围绕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提升茶文化品牌等方面下足功夫,扎实推进茶产业生态化种植,进一步要求茶农规范使用化肥。

  土壤改良领域专家肖自军表示,土壤中的氮、磷、锰、钾、锌、镁等微量元素和有机质、pH值、土壤疏松度不同,直接导致了茶叶的品质差异。从茶叶的生化角度来看,茶叶的品质不但与各生化成分总量有关,也与各成分之间的比例有关。

  会上,泉州市洋屿土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黄华军表示,作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2020年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是目前国内颇具实力的土壤结构调理剂及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该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土壤团粒微生态及其营养供给与植物生长关系,研发生产的洋屿牌肥土有机肥融入多种有益活性菌及多肽氨基酸,构建微生态环境,激活土著微生物,促进土地生态平衡。

  黄华军认为,比起传统有机肥和化学肥,洋屿牌肥土在速效肥性、植物受纳性,有效防治虫害、有害菌群等具有明显优势,产品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团粒内部微生态环境的形成具有良好效果,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经济作物。

  “武夷山因茶致富、因茶闻名,茶产业是武夷山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这片‘叶子’。”武夷山市副市长陈爱宾曾表示,该市始终严抓茶产业健康发展路子,维护好产业发展秩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