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曾氏番仔楼:“中西合璧”的极致

  文物名片

  曾氏番仔楼

  东美曾氏番仔楼位于漳州市角美镇东美村墩上社,坐南朝北,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石砖木混合结构,平面呈“凹”字形。全楼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排列,有序布局,形成五列三排的建筑格局。每排之前有宽阔的石埕连接,分别称为前埕、中埕、后埕。前排为闽南风格的古厝,中楼是南洋风格的哥特式楼房,后排为红砖骑楼。占地面积5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27平方米,计13栋建筑物99间房间。

  2013年,东美曾氏番仔楼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木雕精致考究。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实习生 林梓健 通讯员 罗敏 摄
木雕精致考究。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实习生 林梓健 通讯员 罗敏 摄
每进大楼都有回廊和天桥相连接。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实习生 林梓健 通讯员 罗敏 摄
每进大楼都有回廊和天桥相连接。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实习生 林梓健 通讯员 罗敏 摄
番仔楼外貌局部 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实习生 林梓健 通讯员 罗敏 摄
番仔楼外貌局部 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实习生 林梓健 通讯员 罗敏 摄

  曾氏番仔楼整体平面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分为三排列,前为闽南风格古厝,中为哥特式楼房,后为红砖骑楼,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风格独具。

  前世传奇

  耗资远超白银17万两

  讲述人 蔡明辉(曾氏番仔楼建造者五代孙婿,龙海市文联副主席)

  曾氏番仔楼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现属漳州台投区管辖)东美村墩上社,始建于1903年,由新加坡华侨巨富曾振源及儿子两代人历时14年建造而成,见证了一代人下南洋打拼的故事。落成之日,曾氏家族在番仔楼连摆三天筵席,整个东美社男女老少都可尽兴吃喝,至今传为佳话。

  1840年,英军舰船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了。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龙海市角美镇东美村,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就是曾振源。年少的曾振源,因兄弟太多父母养不起,便被送到陈姓家庭当养子,以捕捞石螺为生,人称“石螺源”。

  角美地处漳州九龙江出海口北岸,南岸就是著名的月港。自明朝月港成为通商港口后,大批闽南人开始漂洋过海到南洋“讨生活”。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曾振源决心勇敢地迈出家门,走向大海。1856年,年仅16岁的他与小一岁的好伙伴、紫泥镇的林和坂(龙海著名华侨巨商林秉祥的父亲)一起下南洋。他们双手攀在田螺桶上,游过九龙江的北港、中港、南港到达石码,然后搭乘货船前往厦门,用向亲戚借到的4块银圆再搭大船前往南洋,开始他们的打拼史。

  曾振源先到印尼一家商铺打杂,经过几年奋斗,终有一些小积蓄。于是,他于25岁到新加坡,与其舅黄敏(黄敏后来将女儿嫁予林和坂)一起合资组建星洲海港船务局、丰源航务局。发家致富后又继续打拼,到印尼三宝垅开创实业,终成巨富,在其事业鼎盛期拥有29艘轮船,其中较大的有13艘,是当时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航运巨头。

  挣了大钱以后,曾振源终于实现了衣锦还乡盖大厝的夙愿,先是在老家东美墩上社盖起一座三进式大宅,是典型的闽南风格燕尾大厝,因墙壁粉刷成黑色,故称“黑烟厝”。和所有普通的中国人一样,事业有成、发家致富后,总有一丝光耀门楣的观念,曾振源也不例外。他通过向朝廷“捐款”积功,得赠五品官衔分配奉天候补道台,一直在候补,从没到过任。五品在民间算是上了“大夫”级别,于是这座宅子又被当地村民称为“大夫第”。

  随着年龄的增大,曾振源慢慢将新加坡商务交由儿子曾福全管理。曾福全年轻能干,处事稳妥,事业蒸蒸日上。丰源商号在南洋各地以及中国东南沿海闻名遐迩,东美曾氏成为闽南的巨商望族。

  曾家产业越做越大,也更加富有了,曾振源思乡的感情也越来越重了。1897年,57岁的曾振源便对他的两个儿子曾福全、曾福祯说,决心在家乡再盖一座新洋楼,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

  为了建造这幢楼,曾家耗尽心力,不仅请了南洋的西方设计师设计图纸,许多木料、花砖都是从南洋运回来的;重金聘请各地著名的工匠师傅来施工,大厝坚守传统美德,又吸取异域文明,是中西合璧的典型。

  1905年,还没来得及看到建成的新洋楼,曾振源就带着遗憾病逝了。其去世后,丰源船务公司还专门派一艘专船,将曾振源棺椁运抵厦门港,最终得以安葬在角美,实现叶落归根。

  此后,其子曾福全继续洋楼的建造,终于1911年,历时14年,建成这幢规模宏大的曾氏番仔楼。坊间传说番仔楼耗资白银17万两,其实远远不止,因为17万两白银是从南洋带回来建房子的现金,而从南洋带回来的洋灰、瓷砖等材料及运费都没有算在里面,所以费用远远大于17万两。

  后来由于时局动荡,曾家的生意也渐渐没落了。20世纪50年代初,曾氏番仔楼被征用为公房,有的房子被当作东美小学校舍,有的用作粮库。1984年,当地政府将全部房产归还给曾氏族人。

  今生故事

  相当于一条完整街区

  东美曾家古厝分为两部分,一边是番仔楼,为南洋风格,坐南朝北;另一座为大夫第,闽南传统风格,坐北朝南。两座宅第相背而建,中间就隔着一条1米多宽的巷道。

  据漳州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副局长、文保中心主任李文勇介绍,番仔楼整座建筑群呈“凹”字形布局,正中间为曾家宗祠,以此为中心,左右两边对称有序地延伸开来,分为前、中、后三排建筑矩阵。

  “祖泽绵长距鲁国已七十五世,庙貌壮丽冠芗江之廿八九都。”住在这里的曾力农老人指着院子里的两块青石门柱说,东美墩上社曾氏和厦门曾厝垵曾氏同属孔子爱徒曾参后裔,祖上是从鲁国南迁的,而下联则道出本座番仔楼及祠堂在角美一带是最好的,角美以前属廿八都和廿九都。

  除了中间的宗祠外,其他建筑均为南洋风格,线条错落有致,浮雕和花卉点缀工整,在第二进的大楼二层两侧,还各建有一个钟楼,充满了异国风情。

  “每进大楼都有回廊和天桥相连接。”李文勇说,在下雨天时,无论走到任何一个房间,都不会淋到雨。楼房外面的方形廊柱,柱与柱之间的半圆拱门,从东南亚购买运回的欧式彩色瓷砖、花瓶状的瓷制栏杆,都表现出鲜明的南洋风格。

  番仔楼最令人惊讶的是,100年前就配有自来水供水系统。当时后花园东边建有风力抽水机,自来水管道由此通向各个角落。

  “这里就是以前安装风力水泵的地方。”在番仔楼的后楼,曾力农指着一处已填掉的水井说,这里曾利用风车抽取井水,储存于楼顶水塔内,再通过锡质管道流向各座建筑,各个房间都装有从南洋运来安装的水龙头。

  东美番仔楼,当地叫“九十九间”,但实际建了“九十九间半”。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资料馆馆长江焕明说,故意隔成一半,表示有盈余的意思。整个建筑群有机布局、合理规划,相当于现在一条完整的街区。

  李文勇说,番仔楼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又融入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特色,楼房内部通风、采光也参照中国传统做法。总体风格可说是中西合璧,把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与海外舶来的南洋风情融为一体,在漳州市的许多“番客厝”都有这种既中又西、中西一体的特点,只不过是曾氏大厝把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专家点评

  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张长水:

  曾氏番仔楼的各种砖雕、石雕、拼砖、灰塑、彩画美轮美奂。整体平面以祖厅为中轴线,对称分为三排列,前为闽南风格古厝,中为哥特式楼房,后为红砖骑楼,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风格独具。

  漳州市政协文史委员林南中:

  曾氏番仔楼可以说是闽南一带番仔楼建筑的一个典范,我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到曾氏番仔楼时,当时感到很震撼。它是中西合璧的闽南建筑群,也是东西文化融合的一个经典建筑。(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