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频道6月10日电(李江源 张静)日前,莆田市政府在荔城区镇海街道镇海社区召开全市电动车火灾警示现场会,通过实地感受火灾现场,敲响消防安全警钟,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电动车消防安全治理工作。
5月29日5时25分许,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镇和路321号民房发生火灾,荔城区拱辰消防救援站第一时间到场扑火,现场共疏散抢救出被困群众11人,此次火灾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经调查,该起事故为电动车起火引发火灾。



6月10日上午,市安委办召集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乡镇(街道)负责同志深入火灾事故现场召开全市电动车火灾警示会,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电动车消防安全治理工作。会议通报了“5.29”火灾事故基本情况,结合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剖析了火灾事故教训。与会人员观看了典型火灾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视频,学习了《福建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
据消防部门介绍,有约 80% 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电动车火灾导致人员伤亡的,有 90% 是因将其置于门厅、过道或者楼梯间等部位。电动车燃烧剧烈迅速,同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100 秒内足以使人窒息而亡。同时,电动车相关配件燃烧会产生黑烟,容易导致室内光线不足,严重影响人员疏散。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将电动车火灾整治纳入全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任务清单,并在今年上半年推动市政府由市消防安全联席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聚焦老旧小区、群租房、居民自建房等电动车安全“顽疾”地带,通过采取群防群治、宣传发动、拉网排查、联合惩戒、警示曝光等方式,强力推动电动车消防安全治理。同时,全市各级消防部门推动乡镇街道、小区物业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达155处,做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全力遏制电动车火灾事故多发势头。
“电动车‘人车同屋’‘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现象仍屡禁不止,部分群众仍然怀有侥幸心理和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由此导致的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今年1月至5月,莆田全市因电动自行车、电瓶室内充电引发的火灾仍有15起。”在火灾事故警示现场会上,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玉真表示,电动车火灾的防范和治理须“疏堵”结合,既要从源头上提升电动车产品质量、规范停放及充电行为,更需要广大市民主动作为,积极配合。
莆田消防提示市民朋友:使用电动自行车不得入户停放或充电,不得私拉电线长时间充电,不得私自改装电池,应做到“楼道不停车、电池不入户、人车不同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