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1日电 (萧祖玲 谢德义 廖秀珍)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白莲镇大王新厝村,烤烟大户杨志华精心栽种的烟叶地里,微风拂面绿浪翻涌,70余亩半人高的烟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煞是好看。
“今年天气晴好,烟叶长势喜人,再加上搭上了供电公司烤烟房‘煤改电’的快车,一定能给咱带来更好的收益。”杨志华如是说道。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将乐县,有耕地面积20万亩,其中宜烟面积7万亩,烟草种植给当地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一直以来,烤烟是将乐县农业的基础产业,是乡村两级财政收入及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以往的烤烟多用燃煤,不仅能耗成本高、烟农劳动强度大,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助力乡村振兴,国网将乐县供电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烤烟房“煤改电”工作,通过配套电网建设、烤烟房改造,实现烟叶全电烘烤。
“‘电烤烟’采用的是全自动化运行的烘干热泵设备,烟农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自行控制时间与温度,省时省力又省心,而且每烤可以节约用能成本300元左右,再加上用电烘烤温度恒定,烤出的烟叶质量平均能提升0.5-1级,这都是落在烟农身上实实在在的收益。”国网将乐县供电公司营销部谢德义为烟农算了一笔经济账。
据悉,去年开始,该公司就在全县推行5座全电烤烟房作为试点,试点效益十分显著。今年又在高唐、南口、白莲等10个乡、镇新增48座烤烟房“煤改电”改造,确保烟农在烤烟季可以用全电烘烤出黄金优质烟叶。
下阶段,该公司还将因地制宜全面挖掘电能替代项目,持续推进“电烘竹荪”“电制茶”“电烤莲”项目,促进节能减排,让绿色能源“流淌”在乡村振兴的“血脉”中,为全面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提供强劲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