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武夷山生态茶园燕子窠“长成记”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6日电 (记者 张丽君)近日,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因为领导人的到访,受到媒体的关注,知名度大增。这片茶园一波三折的“成长经历”也浮出水面。

3月25日,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成网红打卡点。
3月25日,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成网红打卡点。

  2017年12月,福建南平市获批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为全国8个整市域开展创建的地区之一。为了让农业回归绿色本色,南平市在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试验示范过程中,确立了以构筑“闽江源生态经济区”为目标,以南方山区生态农业全产业链、丘陵红土壤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为基础的发展定位,大力推动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五节一循环”模式示范。

3月25日,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
3月25日,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

  2018年2月,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到福建调研,在省政府召开座谈会听取南平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汇报时,希望南平探索无农药、无化肥的生态岩茶之路。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春晖当即召集市局相关科站办组成工作专班,拟在全市范围内选点,打造一个无农药无化肥种植的生态茶园。最终,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推动下,选定武夷山市燕子窠作为试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茶园选好了,还缺一位不仅知识渊博,还能够深耕农村、对茶叶有着深厚热爱的“种茶人”。南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带领团队从2015年开始就尝试在茶场套种大豆、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这一尝试得到了大自然的丰厚回馈——茶青产量保持稳定、茶叶品质持续上升。

  徐春晖立即致电廖红教授,邀请她的团队来到燕子窠,并亲自前往福州登门拜访。最终,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的真情实意打动了廖红教授,她与南平市农业农村合作,在武夷山燕子窠开展无农药无化肥种植武夷岩茶试点。

3月25日,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首席大红袍岩茶厂负责人杨文春(右1)与武夷山悦已岩茶厂周雄刚(左1)负责现场交流。
3月25日,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首席大红袍岩茶厂负责人杨文春(右1)与武夷山悦已岩茶厂周雄刚(左1)负责现场交流。

  当时武夷山燕子窠茶山茶场的茶农对于这种闻所未闻过的“奇怪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顾虑。比如,不用药怎么防虫?不用肥茶叶能有产量?茶农们纷纷表示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了解到茶农的顾虑后,徐春晖当即召集茶叶专家、全市各知名茶企负责人以及武夷山知名制茶大师等开展座谈会,围绕廖红教授团队“套种大豆、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的方案开展全面深度的论证,得到众多专家的肯定。徐春晖来到燕子窠茶场,深入田间地头,多次找茶农做工作,宣传无肥无药种植茶叶的好处,打消当地茶农的顾虑。最终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努力下,当地茶农纷纷表示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引进。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廖红教授团队的配合下,2018年至今,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积超过3万亩,辐射面积超过30万亩;示范区减肥减药超过30%、减少水体磷污染超过60%,核心区达到无化肥无农药生产,为稳定武夷岩茶品质,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种植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9月,南平市与中国农科院举办院市合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研讨会。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会长宋建朝,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一行来到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纷纷为南平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取得的成效和绿色发展创新实践点赞。

  2020年12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将该模式向全省推广。(完)